房地产做到最后其实就是做金融(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1-15 16:06
sqte-021 空间之召唤 酷剑网 酷乐窝 跨世纪的新一代简谱 快感方程式快播 快乐大联盟杀人犯 新知网vip265 快马堂 狂澜迷情 狂妄庶女 拉彼德拉

  陈志鸿:讲到这里就顺便说吧,可能大家觉得越秀这么稳健的企业,怎么会去拿这个天价地王,都很惊讶是吧,这是因为我们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不同。广州城市的新发展格局是一个都会区即中心六区加番禺区,二个新城即萝岗和南沙,三个卫星城即花都、从化、增城。现在海珠生态城规划出来了,而那个地块不仅是海珠生态城最南端的一个南向江景地块,还是新中轴线和江岸线的交汇处。根据城市开发计划,那里将成为广州空间南拓的桥头堡。在整个海珠南岸的江岸线上,可出让的住宅用地仅有几块,拥有一线江景的更是凤毛麟角。

  南都:那你觉得广州还有哪些好地块?

  陈志鸿:我看好芳村广钢、海珠广纸,还有琶洲珠啤那一块,都在江边。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广州人素来喜欢临水而居。

  南都:那是不是说以后凡是江边的地,你们都可以尽全力去拿?

  陈志鸿:只要看好,不仅是我们别人也会这样,至于值不值就要自己衡量了,没有人拿着枪逼着你去拿。就像海珠地块,我们和恒大争夺100多回合,最后一次我们加了200元/平米的保障房,如果我不加,恒大就拿去了。有些账是不能孤立算的,土地是市场形成的资产,像恒大拿珠江新城3.3万的地王时,我们的财富世纪广场也只卖3万,还没它地价高呢。

  南都:那你对南沙怎么看?

  陈志鸿:我们很看好南沙,很早就在那里布局了。对于南沙我们不能用以前的固定思维去看,让它跟着浦东走,走得再好也超越不了,现在已经不具备浦东当时那种外部条件。南沙的地缘很好,就在珠江口,生态也很好,我认为它很符合现在的发展方向。至于发展时间,我觉得取决于它的定位功能。有个说法是用20年把南沙变成香港,而且反复强调是粤港澳合作的,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是否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试验田,把它变成粤港澳合作的特区,让南沙以后可以跟香港澳门互通,和世界互通。

  说房地产金融

  整套房买不起,买它1%的基金也是收租

  南都:你说“地产做到最后就是做金融”,这是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陈志鸿:是的。其实我们现在就在做金融,除了卖房子还在卖基金。以后房子可能就不是单纯的物理形态的,就像IFC,你虽然买不起它的写字楼,但你可以买它的基金,同样可以享受它的租金收益和升值带来的利益。顺着这个思路你会发现,房地产金融前景实际是很可观的,比如住宅也可以入房托,你想买套房子收租,整套房买不起,就买它1%的基金也是收租。

  南都:你们有把住宅放进房托的计划吗?

  陈志鸿:前提是必须改变现在的居住观念,觉得不买房租房也能接受。等住宅租赁市场和目前商用物业租赁一样成熟时,就完全有可能和商业项目一起注入房托了。不过目前香港的《房托守则》还不允许将住宅物业注入房托,除非香港监管机构修改该守则。

  南都:你的意思是高房价下大家不应该买房而应该租房?

  陈志鸿:房子现在不仅仅是居住,更多的是投资。资产肯定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都能买房”愿望虽好,但没有尊重市场规律。你看香港有多少人买得起房?为何香港没有限购?

  南都:现在的高房价实际上已经让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了,如果你认为政府不应该限制,怎么解决这么多人的住房呢?

  陈志鸿:首先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这些错配的存量房,让买了房的人将空置房租出去,等租赁市场完全市场化后,租金价格自然会成熟。租房需求增多,购买欲就下降,房价也会下来。房价下来后,原来买不起的又有一部分买得起。所以说商品存量房应该让租赁市场去培育。另一个体系是低收入群,中央政府名义上在负责,实际交由地方,然而又不拨钱,地方政府于是又推给市场,拍地后配建保障房。所以我认为调控的核心问题就是整个国家财政、税收体制要发生根本变化。

  南都:租金上来后,越秀房托就有可能把住宅纳进来?

  陈志鸿:按照良性循环下去,我们的双平台互动可能不限于商业物业、住宅物业,你的思路可以更放开一点,以后养老地产、老年公寓、旅游地产等等,当他们的租赁市场也发育了,这条路就会越走越宽。

  南都:但这种金融做后盾也就意味着土地价值没有上限,随之而来的楼价扶摇直上,你不担心到时会有新调控政策来限制地王吗?

  陈志鸿:如果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性政府,就不应该为商品价格出手。现在的中国经济越来越市场化,我们期待新一届中央政府轻行政干预。根据李克强经济学,我认为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应该比上一届好。

  关于“限策”

  用行政手段限价,只能越限越涨,后遗症更大

  南都:现在的市场处于一个非正常状态,限购限价限贷无处不在,如果地王频出,谁又能保证土地不会被限呢?

  陈志鸿:其实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都有利益关系在里面,我们从利益关系来判断土地会不会被限。地价卖得高,地方政府需要,因为地方债务问题。地方债是地方经济的定时炸弹,现在只能靠高价卖地来维持平衡。所以我就觉得地王是大经济层面的必然现象。既然开发商有钱,为何不能拿点钱来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呢?

  南都:对地方政府来说当然是好事情,但对买房的人来说,岂不无法承受?

  陈志鸿:地王到手后开发商通常都会把它当成奢侈品来做,价格自然高不可攀,但一般老百姓为什么要买奢侈品呢?

  南都:你是可以把它做成奢侈品,但地王的效应不可忽视。就好像你3.6万的地王一出来,周边应声而涨,不到一周,整个板块和区域的一二手楼价都涨了。

  陈志鸿:那也要有人买啊,为什么有人买?还是需求在作怪。是供求关系决定它具备上涨潜力,地王只是一个激发点而已。既然是市场经济,价格肯定由供求决定。如果政府现在还继续用行政手段限价,实际上只能越限越涨,后遗症更大。

  南都:如果取消调控,市场就会正常?

  陈志鸿:整个趋势会正常,但前提是要做好我前面讲的措施,疏导需求,什么层次住什么房。当你把这些都做好,放开就正常了。有钱的就买多房,只要支付高额的交易税、营业税,这个才是市场经济的手段嘛。

  谈“房产税”

  从法理、操作和试点效果看,寄托房产税去限制价格不现实

  南都:那房产税呢?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