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业绩飘绿的房企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1-27 12:26
91自拍刺激 永丰县新闻 科力普 任务网 今天吧文学 我要 王梦溪下载 周村杀人案

  2018年伊始,国内上市房企开始陆续公布2017年全年业绩预告。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沪深两市共计36家上市房企披露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包括扭亏企业在内,28家房企业绩预喜,占比高达77.8%。剔除数据不全4家房企后,从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来看,实现增长的企业有25家,占比超过八成,仅2家亏损。

  从数据来看,房企整体销售数据向好,规模加速集中,增长成为主流。

  28家年报预喜公司中,过半将实现较高增长,这在申万各行业中比较罕见。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这一波儿业绩增长的洪流中,除了房地产行业本身存在的项目结转因素外,销售增加和楼盘毛利率增加均是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称,总体来看,2017年规模增长是房企的主旋律,房地产行业虽然受到调控高压,但依靠惯性热度仍然呈现出良好的销售表现。加上2016年楼市房价已有大幅上涨,很多公司当时项目陆续结转会推高2017年业绩。之后虽然楼市迎来持续调控,但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下令龙头房企销售额大增,加上三、四线城市不受调控限制持续热销,很多房企销售额创新高。即便是处在普涨的行情中,也依然要警惕“黑天鹅”。

  业绩整体大幅向好

  从Wind统计的沪深两市房企的数据可以看出,这36家房企大多数是中小房企,但也有销售规模直指千亿元量级的房企。从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在已公布具体数据的30家企业中,21家房企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占比70%。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性龙头房企和闽系房企盈利总额排位靠前,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房企目前有9家。比如,荣盛发展(002146,股吧)2017年度净利润预计在50亿元~58亿元之间,泰禾集团(000732,股吧)净利润预计在20.5亿元~23.8亿元之间,阳光城(000671,股吧)净利润预计在20亿元~25亿元之间,滨江集团(002244,股吧)紧随其后。

  虽然大多房企龙头们尚未预告全年业绩。但由于龙头房企基数较大,虽然增幅可能不会那么大,但受益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和行业集中度提高,销售额、业绩可能不乏超市场预期的公司出现。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现已公布的大型房企的业绩预告来看,净利润大多出现同比增长,幅度从17%~30%不等。

  如日前公布2017年业绩快报的保利地产(600048,股吧)表示,去年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156.84亿元,同比增长26.27%。绿地控股(600606,股吧)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去年是公司业绩全面增长的一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191亿元,同比增长3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4%。招商蛇口的业绩快报也显示,去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55.38亿元,同比增长18.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14亿元,同比增长27.48%。

  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招商蛇口表示,其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业务结转量较上年同期增长,同时行业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导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

  实际上,这种表述代表了大部分房企的现状:受益于行业的增长,业务量和利润率都在增长,并因此带动公司业绩增势喜人。

  尚未发布业绩预告的万科、恒大、碧桂园为首的龙头房企在销量猛增的同时,盈利状况也十分乐观。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碧桂园累计完成销售金额5500.1亿元,万科为5239.0亿元,恒大为5131.6亿元,三强皆迈过5000亿元关口。而相关财报显示,万科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增长36.5%;碧桂园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达75亿元,同比增长39.2%。恒大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猛增833.76%至27.80亿元。

  富途证券提醒表示,相比预测2018年房企业绩是否会暴涨,更重要的是,建议投资者观察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否拥有持续增长的能力。

  万花丛中一点绿,部分房企陷生存尬境

  处于深度调整期的房地产市场正迎来集中化和规模化发展浪潮,但在“大象”奔跑之际,也有个别房企面临囧途,业绩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深深房A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6亿元至2.18亿元之间,比上年同期下降30.02%至48.64%,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项目销售结转同比减少。

  目前,深深房A正在筹划与恒大之间整合重组。如未来重组成功,其目前的业绩下滑并不是个“大事件”。

  相对来说,其他房企的业绩下滑更加引人担忧。如亿达中国,2017年全年,亿达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72.63亿元及权益合约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6.2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2.55%及6.83%。

  出现销售下滑的还有栖霞建设(600533,股吧)。据公司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其商品房合同销售面积为5.1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的10.20万平方米下降近一半;商品房合同销售金额8.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78亿元下降36.9%。

  与此同时,已停牌4个月的中弘股份(000979,股吧)近期多次发布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其面临资金和控股权的双重危机。虽然其尚未公布公司的业绩预告或快报,但其业绩的下滑已是必然。因为,公司此前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在去年前9个月,中弘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42亿元,同比增长31.26%;净利润为8268.32万元,同比下降48.75%。而去年年底以来,中弘股份陷入资金链困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面对政策调控,更为保守的港企处境愈发艰难,在内房企规模快速扩张的冲击下,其内地市场的占有率逐渐下滑。从目前已公布数据的瑞安房地产来看,其正面临经营“寒冬”。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瑞安房地产住宅物业和商业物业合约销售额总共达到104.15亿元,同比下滑51%;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及其他资产处置额达到213.66亿元,同比减少7%。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7年房企分化加剧,从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房企来看,预亏的均为转型或者中小型房企。龙头房企因为资金成本等优势,布局合理,上涨幅度超过市场平均涨幅。

  除了业绩普遍增长外,地产股的强势表现刷屏了近期的投资界与房地产界,万科、融创、保利、泰禾等房企股价近日或掀涨停潮或创新历史新高,市场业绩的洗牌亦带来对房企的重新估值。

  据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观察,股价上涨的企业基本都是完成或超额完成业绩指标的,而从土地储备来讲,这些企业未来两年仍有业绩继续上涨的空间,因此备受资本市场看好。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去年房地产调控一直处于高压状态,但在很多一二线城市房价依然坚挺,由于房地产开发的滞后效应,去年开发商销售产品的土地成本较低,行业整体利润率在提升。但因去年开发拿地成本较高,这些土地将在今年陆续入市,今年的行情可能不会很乐观。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