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限购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二套房首付下调到6成的政策也正式出台,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据数据显示,自2014年7月份以后,直到2014年年底,杭州楼市每月的成交量相继创下新高,甚至在10月份以后的三个月内,每个月的月成交量均破万套。 而在市场全面放开限购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放开或调整原先的限购政策,就杭州市场而言,也拉开了后续相关政策的序幕。
地铁2号线东南段开通,萧山进入地铁时代 2014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2号线东南段正式开通运行,2号线东南段南起萧山区朝阳站,北至钱江路站,全长18.3公里。除了钱江路站位于钱江新城内外,其余12个站点,全部位于萧山区的主干道市心路上,贯穿了萧山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这也是继地铁1号线之后杭州运行的第二条轨道交通,也标志着杭州地铁网路的形成。 地铁二号线开通之后,从最南端的朝阳站到位于钱江新城的钱江路站,全程只需30分钟左右,将对萧山区市民往返杭州主城区带来极大的便利,直接拉近了萧山副城与杭州主城区的距离,杭州楼市的版图也随之扩大。 一直以来,萧山市场都以相对封闭、自成一体而著称,甚至有萧山开发商直言“在所有购房客户中,萧山当地客户占比在95%以上,这是一个地域性最为明显的区域。”不过随着大杭州的发展,特别是地铁2号线东南段的开通,萧山区域的各大楼盘将迎来更广的置业客群,很有可能将直接分流一大部分主城区的购房者,特别是滨江区的部分购房者。 在开通之际,走访萧山地铁沿线各大项目的售楼处,可以发现“地铁交通优势”甚至渐渐替代了往日置业顾问挂在嘴边最多的户型优势。“地铁上盖”、“距离地铁300米”、“地铁准现房,年底交付”……各类“地铁体”广告语随处可见。 而从站点看,目前盈丰路站、飞虹路站、潘水站、曹家桥站、朝阳站等沿线楼盘受益最为明显,钱江世纪城站则将类似于1号线翁梅站,今后将直接由2号线带动整个区域的人气和发展。
土地市场总出让金额达845亿元 据好地网数据统计,2014年杭州共成交151宗地块,总出让金额为845亿元,且其中一半以上的成交额集中在第一季度。该数据在近6年的成交中排行第三,不过相较于2013年1327亿的总成交额,2014年的成交金额降幅明显。 从各个区域的成交看,2014年杭州主城区土地出让金为597.4亿元,余杭区土地出让金额为119.5亿元,萧山区的出让金额则为127.7亿元。从数值上看,主城区的出让金额占大头,不过相同的是,主城区和余杭、萧山两区的出让金额较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同时,除了成交金额的下跌,在2014年的土地市场上,除了1月份的出让高峰期,后期的地块成交价格均较为合理,多地块以底价成交,甚至在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无宅地推出。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在杭州楼市高库存压力下,杭州市政府一面有意放缓推地计划,另一方面,在推出的地块质量上,也出现了不少优质地块。而多数以合理的价格成交,也可以看出开发商对于市场投资的谨慎度。
杭州推出市本级公租房房源2800套 2014年10月31日,“杭八条”出台,其中在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完善杭州房地产市场结构等方面,多次提到需进一步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符合杭州实际的住房保障长效建设管理体系。 事实上,杭州在建设保障房方面,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据了解,目前杭州已经形成由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危旧房改善、拆迁保底安置等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在加快破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的成绩,让人欣慰。 据统计,2014年,杭州市推出市本级公租房房源2800套,共受理6283户申请家庭。截止2014年11月底,全市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500户,完成目标任务102%,其中市区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400户,完成目标任务114%;完成旧住宅区改造523.0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1532.88万平方米。 其中公租房方面,三里亭、花园岗公租房项目现土建施工已完成,二次装修施工以及室外附属工程施工进入扫尾阶段,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综合验收并具备交付条件;蒋村、牛田公租房项目目前正按计划实施装修、市政、景观绿化等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整体项目竣工验收并具备交付条件;庆隆公租房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进入装饰装修阶段,2016年可交付使用;塘北公租房项目已进场施工,预计2017年可交付使用。
城北、大江东、未来科技城晋升为三大副中心 2014年6月13日,杭州“新总规”正式对外公示。城北、大江东、未来科技城晋升为三大副中心。《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修编于本世纪初,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执行。2014年6月13日,杭州“新总规”正式对外公示。 所谓“新总规”,并非对07版总规的推倒重来,而是在07版总规的基础上“打补丁”,即对部分不适应杭州城市发展现状的条款作出修改和补充。 根据修改草案,杭州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大方向没有变,仍旧是“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杭州的城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而这一次迎来城市扩容机遇的是大江东、城西科创、之江文化大平台,尤其城西科创和大江东两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增的两个城市副中心,结合北部地区转型提升,新增城北城市副中心。也就是说,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包含下沙副城、临平副城、江南副城与城北城市副中心、未来科技城城市副中心、大江东城市副中心。 此外,修改草案撤销了塘栖组团、新设瓶窑组团。新的“六组团”为余杭组团、良渚组团、瓶窑组团、义蓬组团(大江东新城)、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同时,还将九堡从原先的下沙副城中剔除,继而划入主城,乔司则纳入临平副城范围。 此次规划的调整,更加明确了城市未来格局的发展,开拓了杭州的发展空间。对楼市格局发展的影响则是直接给房产发展带来新的预期。
市场再现破产门 2014年8月20日,位于余杭中泰乡的新西湖小镇开发商浙江清水湾置业有限公司正式向西湖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11月初,新西湖小镇原物业全面撤出。 其实新西湖小镇项目早在2012年就深陷“华门破产门”事件(华门即为新西湖小镇开发商母公司),小区建设也一直走走停停,其中更是经历了多次延迟交付。在2014年上半年,甚至出现过以1800元/平方米的低价出售的情况。 除了新西湖小镇,拥有酒店、商场、房地产开发的中都集团也陷入“破产门”。在董事长杨定国失联拘留之后,中都百货以及其旗下位于临安的青山湖畔等项目也停工。 位于未来科技城板块的最大商业配套之一海港城,在停工近三个月之后,虽未直接申请破产,但由来自北京的方正集团旗下北大资源集团收购,未来项目案名及规划都可能发生调整。 萧山钱江世纪城的龙达国际也曾停工,其开发公司母公司深陷债务危机直接拖累旗下房地产子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分化、洗牌的加剧,大量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被挤出市场。不难预见,未来“大鱼吃小鱼”甚至“大鱼吃大鱼”的局面将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