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杭州楼市10大新闻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3-27 11:56
大乐透杀号 鼎盛财富 葡京棋牌 新东方邮箱 牛牛在线1视频 新东方邮箱 总裁的33日索情 新东方邮箱 浙江体彩网 双彩论坛

从年初轰动全国的马年首场降价潮到年末商品房成交创新高和绿城、融创关于融绿平台之争,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杭州楼市聚焦了不少目光。这一年,有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不仅以事件本身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更有甚者,成为当时的一种现象或者楼市发展趋势。下面是本报筛选出的2014年杭州楼市十大新闻。

德信打响马年第一降

2014年2月18日晚,位于城北的德信·北海公园宣布15800元/平方米的价格清盘,被称为“杭州楼市第一降”。据了解,当时北海公园清盘房源主要集中于5、6号楼,共计150余套,主力户型包括72、88和127平方米。此前,5号楼的在售价格为18000元/平方米左右,而自2012年4月首开以来,北海公园已成交900余套住宅房源,累计成交均价在16000元/平方米左右。不到24小时,同板块内的天鸿·香榭里迅速以“起价11800元/平方米,均价13800元/平方米”的价格跟进,而在之前天鸿·香榭里也已去化300多套房源,当时近一个月累计成交价约18000元/平方米左右。杭州楼市价格战若隐若现。

对于北海公园的清盘行为,虽然当时德信方面回应,与德信地产的发展战略有关,纯属个别企业的个别行为。不过“杭州马年第一降”引起了全国媒体和海外媒体的关注,各路财经房产记者纷纷赶到杭州,甚至引发了杭州楼市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几乎在整个上半年,不断有楼盘跟进降价的消息传来,对于各大后续板块的猜测层出不穷……

在之后的近3个月,杭州楼市商品房成交呈每月递增趋势,市场以价换量效果明显。

绿城、融创之争

在2014年,没有一家企业的并购案能如此吸引目光,剧情的精彩程度更是不亚于一部宫斗剧。

2014年5月22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绿城签订协议,以约63亿港币的代价收购绿城24.313%的股份。当月23日,绿城、融创在杭就股权收购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收购之后,融创与九龙仓并列绿城中国第一大股东。而100多天后的10月,宋卫平即将回归绿城的传闻四起。

2014年12月18日,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签署终止协议。当月19日上午,绿城中国发出公告,有条件终止向融创方面出售股份,至此,宋卫平正式回归绿城。当月23日,中交集团与绿城联姻,中交集团成为与九龙仓并列的绿城中国第一大股东。

不过融创绿城之间的“纠葛”并未就此结束。2014年12月31日,融创发布公告称以155.4亿元代价收购合营公司融绿平台的境内外目标公司的权益。随后,绿城声称,该公告只是融创的“一厢情愿”,并于今年1月5日以公告的形式表态,强调无法接受融创中国于未取得所需批准及同意前所作出的无事实根据宣称及单方面行动。1月6日,融创中国发公告对就绿城5号的公告进行反驳。当晚,绿城中国在媒体沟通会上紧急表态,称融创所言不实,并在7日早上再发公告,表示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而在融绿之争的大半年时间内,杭州另一房产公司郡原地产也传出牵手中城建的消息,在杭州开发有升华·悦西溪等项目的升华地产则由中交集团收购了80%的股权,余杭的海港城项目由北大资源集团整体收购,未来楼市企业并购或将成为常态。

商品房库存走高进入15万套时代

库存量高企是2014年全年提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2014年9月26日,杭州商品房库存量达到140536套,首次突破14万套大关。而时隔2个月后,11月25日,库存量首次冲破15万套,并在12月14日后维稳,正式迈入“15万高库存时代”。据透明售房网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晚,杭州商品房库存量定格在150776套。这个数据,按照2014年的月均成交看,在不增加新供应量的情况下,去化至少需要20个月以上。

在经过前几年的土地出让潮后,2014年市场供应量不断上升。据住浙网相关历史数据,在2013年底,杭州商品房库存量为113220套,而经过2014年一年时间的消化后,库存量冲至150776套,上涨了37556套。虽然这一年,杭州楼市商品房也贡献了9万多套的成交量,仅次于2009年成交的11万多套。不过,2014年市场供应量增量较大,因此在成交量不错的情况下,市场库存仍有近4万套的增量。

从区域看,主城区和余杭区为库存量增量的重头。从商品房类型看,余杭区的住宅库存较大,这与余杭区市场供应量较大,而市场去化速度却一般有一定关系。

曾几何时,市场商品房库存量达到11万、13万大关时,即有说法称之为“天量库存”,不过目前杭州商品房的库存量已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点。未来一段时间内,去库存仍是市场主要任务。

杭州新版《规范》对“偷面积”时代说再见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发商常用的飘窗、双层挑高露台、地下室等赠送空间,将不再以全赠送的形式出现。这也意味着以往开发商经常拿来作为宣传卖点的赠送面积,未来将不再出现了,开发商将和 “偷面积”时代说再见。

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开发商介绍自身项目优势时最常用的,就是“赠送面积”。“送阳台”、“送设备平台”、“送飘窗”、“送地下室”等都是开发商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杭州历史上曾出现过90平方米实用空间达到170平方米等高偷面积的案例。

按照新规,曾经热门送飘窗、挑高露台、通风井、地下室等,要在相应的范围内,实打实地算上面积。如按照新版《规范》,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且结构净高在2.1米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2.1米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而在以前,地下室、半地下室均不计算面积。

作为商品房发展较为挑剔的城市来说,杭州商品房设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户型设计方面。这也是近几年不少外来大鳄进入杭州市场来学习最多的内容之一。不过随着去年7月1日起新规的实行,在那之后规划的项目以后在户型设计上,可变尺度将变小,对小户型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商需要考虑如何在户型的精细化等方面做文章。

限购政策全面放开,二套房首付下调至六成

继2014年7月28日限购政策有所松动之后,杭州楼市迎来新一波限购调整。据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显示,从当年的8月29日起,购买杭州主城区140平方米以下住房不再需要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这意味着,杭州楼市长达四年的限购时代终结。

限购调整效果如何,市场反应最为明显。在2014年7月底限购政策部分调整后的第一周,当时杭州楼市商品房单周成交量达1500多套,较调整之前环比上涨近一半左右。有豪宅项目甚至在限购调整之后的一天之内即成交6套,签约1.6亿元。不过当时市场信心的提振尚未得到很明显的体现。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