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十多年前出现过类似的场景,深圳房地产市场近几年的情形只不过是香港的翻版。但在进入楼市的时候,大家却都忘记了河对面的历史。面对断供,我们需要的不是“救市”,而是集体“戒毒”,救心救人。 深圳的楼市或将出现断供潮,许多人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子价格在不断下跌,他们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联合一些力量,购房者开始呼吁“救市”。 其实,深圳是最不应该呼吁“救市”的。从2005年开始,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犹如磕了“摇头丸”,房价翻跟斗似的上涨,除了真正欲购房自住者,相关者都很High。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十多年前出现过类似的场景,深圳房地产市场近几年的情形只不过是香港的翻版。但在进入楼市的时候,大家却都忘记了河对面的历史。 “摇头丸”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刺激脑部,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人类会感觉交往能力提高、精力充沛、兴奋无比和身心舒畅,出现活动过度、感情冲动、自我约束力下降和恐惧感降低。深圳的楼市几乎完全具备了这些特征,出现了集体服用现象。有关主管部门乐见地价节节攀升,银行信贷部门违规发放贷款,开发商只盖房子不愁卖,地产中介门庭若市,投机者趁机哄抬房价,上涨幅度彻底背离了正常的市场规律。老愤青杜甫一千多年前呼吁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然只是书阁里的理想。广厦建了千万间,但寒士——工薪阶层却买不起了,难得见欢颜。 “摇头丸”是我国规定的管制药品,对社会危害极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抑制房地产市场服用“摇头丸”,但相关者或置若罔闻,或采取对策逃避监管。 “摇头丸”还有一种服法,是与鸡尾酒混在一起喝。觥筹交错之间,一些专家和官员参与其中。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已经远大于投资行为,也成为腐败的温床之一。不仅将真正的购买者拒之门外,而且对其他行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辛苦劳作获得的收益根本无法与炒房相比,导致一些资金从制造业抽身引退,杀入热气腾腾的房地产市场。 除了香港、台湾和日本等区域狭小、土地资源奇缺的地区和国家,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以房地产作为主导产业的,解决住房是居民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摇头丸”传播的速度很快,不仅深圳,全国其他很多地方房地产市场都不同程度地服用了“摇头丸”。 面对断供,需要的不是“救市”,而是首先需要集体“戒毒”,救心救人。
【作者:孙胜林 来源:新民网】 (责任编辑:赵婷) |
- 上一篇:后奥运时代:北京楼市继续盘整
- 下一篇:产业自救才是楼市终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