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不惧美联储加息冲向海外发债 中资房地产商涉险自救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海外融资产生的大量债务逐渐到期,国内融资何时放松尚不可知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债务偿还问题将逐渐浮出水面。 的确,海外融资潮涌之下,是房企对于国内融资渠道再度收紧的无奈。 “过去由于房地产公司估值低导致很多房企宁可采用海外发债方式融资,希望随着房企估值有所修复,能采用一些诸如发新股、可转债的方式,以使其债务负担降低一些,但我认为这一轮修复不会很明显。除此之外,房企要想管理海外融资风险没有太多方式。因为一般来说,做汇率对冲的成本还是很高的。”黄立冲认为。 美元债曾以融资成本低廉而备受房企青睐。尤其在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由于国内融资渠道受限,不少内房企选择发行美元债来解决资金难题。然而,随着2015年下半年国内融资通道逐步宽松和融资成本下降,尤其是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以来,美元债成本大幅上升。曾发行过美元债的内房企,亦因此而遭遇汇兑损失。 从房企公告上看,借新还旧成为这些房企海外融资的一个主要理由。一名证券界人士指出,2017年将有较多房地产美元债券到期或进入可赎回期,因此接下来还会有不少房地产企业尝试进入离岸美元债市融资。 财务压力陡增 最新评论 “迫不得已”海外融资 2008年以来,庞大的信贷扩张,使得中国房地产与建筑业帮助世界经济逃离通缩困境,9年一路走来居功至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个基点,这是2017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采取此类行动,市场普遍解读为这是靶向调控,目标指向房地产。 你可能会喜欢 而现在也正是一个海外融资的窗口期。一边是内房企迫切的再融资需求,一边是岁末年初对收益率如饥似渴的离岸投资者,双方碰撞造就了目前离岸美元债市场的如火如荼。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另据彭博社统计,2015年全年房地产企业因为汇兑损失超过120亿元,其中恒大、雅居乐、碧桂园等美元债额度较大的房企损失均超过10亿元。2014年房企汇兑全部损失仅为12.7亿元。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 继201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连续三年多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近6.83%。这意味着,仅2016年一年,内房企所发行美元债成本就上升了6.83个百分点,以1亿美元额度的债券为例,偿还成本因汇率增加了683万元人民币。而按照目前汇率水平计算,发债利率较高的房企实际资金成本将上升至15%以上;即使是原本利率较低的房企,其融资成本也将上升至10%以上。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看全文 3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130个基点,报6.9118,为一周最大降幅。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贬值至6.9附近。而去年12月份,美联储在加息之后,又提出今年将加息三次的计划,市场预期3、4月份加息的概率性大,这将导致海外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因此,近期房企海外融资规模加大,也有赶窗口期的意味。 3月15日,国瑞置业公布将发行于2020年到期的3亿美元、利率为7%的优先票据,所得资金拟用作若干现有债务再融资及作为公司一般营运资金用途。 3月10日,合景泰富地产发布公告称,将发行2022年到期本金总额4亿美元、利率为6%的优先票据。合景泰富拟使用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若干债项再融资。中骏置业近日亦公告,将发行于2022年到期的2亿美元、利率为5.875%的优先票据。 在黄立冲看来,最近香港的债务投资市场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内资机构、银行、投资人成为香港中国公司债的认购人和发行人,因此现在只要利息合适债就可以发出去。“投资内资和港股企业的外资正逐步减少,往往在估值和利息上达不成共识,而这个空缺正好被内资和国有的资本补上。对于一些国企境外窗口公司发的债券,内资的逻辑往往是只要个人不负责任就可以了,国有企业投资国有企业如果还不了钱,个人大部分时候都不用承担责任,因此大家宁可肉烂在锅里。这使得原来一些根本无法发行的平台债都能得以在香港发行。” 在这种内外受压的局势面前,2016年一度被内房企中断发行且频遭赎回的美元债券,现在又重回融资小高峰。 现在,所有的政策信号却都显示,困境已过房地产需要压一压。 内房企重拾美元债发行始于去年四季度。彼时,首创、首开、万科、融信、碧桂园、龙光地产、中国奥园、合景泰富、旭辉控股等企业均发行了美元债。 在“要么放任金融泡沫,要么遏制经济复苏”这道选择题面前。3月16日,美联储作出了抉择,将基准利率调升25个基点,至0.75%~1%,踩下刹车。这是十年内美联储的第三次加息。 而美联储加息的举动,则使得中国内房企需要付出更高的海外融资成本。现在来看,无论是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还是美元加息导致的海外债票息利率上升,显然都在向严重化发展。 不过,在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看来,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大、美元债融资成本上行之际,房地产企业大举赴境外融资实属迫不得已。 Wind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地产企业发行的债券(包括交易所公司债、发改委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及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规模急剧萎缩。2017年1月发行规模降至57.5亿元,较去年同期1655.8亿元的月度发行量,锐减近97%。而在此之前近4个月的时间里,房企公司债发行更是近乎停滞。有券商人士称,目前,符合监管层规定的“正常类”房企公司债已进入正常发行流程;“关注类”房企的发行工作则需交易所进一步核实;“风险类”发行工作仍处于暂停状态。 中资房地产商未偿还的美元债券总额约872.7 亿元。其中约有150 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17 年到期。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分析师姜超预警,房地产企业个体信用基本面将因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差异而加剧分化,应警惕弱资质地产企业(海外债)违约风险的爆发。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根据上市房企半年报,中国恒大去年上半年净利润20.17亿元,但因汇率变动遭受的损失则高达15.7亿元;融创中国去年上半年因汇率变动损失3.76亿元;雅居乐遭遇汇兑损失3.57亿元。 截至3月15日,Wind数据显示今年内房企海外债融资金额已超过81亿美元。其中,今年前两个月内房企海外债融资额为42.5亿美元,较2015年1~2月的总额(23.2亿美元)要高出近一倍。 根据Wind数据,中资房地产商未偿还的美元债券总额约872.7亿元。其中约有150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17年到期。虽然有部分内房企基于汇兑损失加大了赎回海外债券的规模,但提前赎回通常会伴随着一笔不少的资金补偿,因为那些设置了提前赎回条款的债券往往需要发行者以高于票面价格一定比例的金额赎回。 好消息~ 这些债券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热情认购。2月14日,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发行的3亿美元利率7.95%的优先担保永续债,认购倍数超过18倍。2月9日,新城发展控股发行的3.5亿美元优先票据,认购倍数超过11倍。 全球经济前景似乎略有起色。 为了更好的服务您,我们将通过“客服小同”对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根据不同的行业设置分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小同”为好友,开启入群第一步啦!快点行动吧! 事实上,这波海外融资潮自2016年12月兴起,包括融信、碧桂园、万科、龙光地产、中国奥园、合景泰富、当代置业、旭辉控股等内房企均发行了美元债,大部分获超额认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内房企发行美元债金额已经超过81亿美元。去年12月,房企发行的境外债券为16.5亿美元,境内债务仅2.9亿美元。 此前的2月15日,融创中国公告,发行一笔2019年12月8日到期的2.2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为6.95%。该笔融资将与去年12月发行的1.75亿美元票据合成一个单列。两笔融资的利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