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时间10月24日,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徐家俊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从金地集团官网披露的近五千字的演讲记录中,不难窥见金地集团业务转型方向以及海外投资版图。 “前三十年,我们一直在发展住宅,而今发现物业服务是一块非常大的金矿。”徐家俊在演讲透露,与前三十年不同,未来,发展商业地产将会更加重要,金地集团在中国会探索美国一样的apartment(公寓)类产品,同时探索与之结合的房地产金融业务。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目前房价处于相对高位,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供大与求的潜在风险。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也掀起出海投资热潮,海外投资也成为部分房地产企业避险与拓张的策略之一。 “国际化”也成为金地集团新十年战略的关键词。 在徐家俊看来,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环境甚至比美国更加残酷。在美国大多数的项目的收益率比中国大多数都要好,因此金地集团将在美国进行长线投资,不过在产品上,金地集团仍需要时间在美国发展符合自己的特色的产品。 国际化新十年 住宅向地产金融过渡 仲量联行10月29日披露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的海外房地产投资同比激增 50%,达到 156亿美元。 国内房地产公司正在加速海外投资布局。碧桂园继在澳大利亚等地展开海外投资后,今年上半年又拟在马来西亚,进行填海造城,尝试产业和投资一体的项目。今年4月,绿地集团在西南Wandsworth开启首个大型住宅项目,近期万科也将海外投资的触角伸向伦敦,拟通过3000万英镑注资方式收购位于英国伦敦科技城中心的TheStage项目20%股份,而此前万科已经在美国、新加坡等地展开布局。 自2011年以来,包括万科、绿地、金地、万达、碧桂园、万通地产等多家房地产公司都加大了海外投资步伐。 徐家俊哈佛大学演讲中透露,就在上月,金地美国公司启动了洛杉矶好莱坞的项目。今年以来,金地美国公司又分别在洛杉矶和纽约设有办公室,在旧金山和波士顿设立了办事处,目前团队已有20余人,而且仍在不断壮大。 时代周报记者向金地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截至今年三季末,金地集团海外投资已经覆盖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和洛杉矶,其他重点城市也在不断推进中,据徐总接受美国当地媒体采访时披露,未来将有高达20亿美金的资本进入美国市场,配合建筑贷款,将达成总价100亿美金资产的投入。 金地集团海外投资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当时,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带队访问纽约各大投行,迈出金地集团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而后2008年,金地集团与UBS共同发起设立第一支由境内开发商主导的美元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由此也拉开了我国房地产基金行业发展的大幕。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中不难发现,在金地集团国际化布局中,涉足海外资本市场资本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步。2012年,金地集团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星狮地产更名为金地商置,由此形成金地集团发展商业地产的重要依托,同时也形成其资本国际化的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2012金地商置营业收入是5亿元,2014年的营业额达到120亿元,两年间增长23倍。 正如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2012年所言,“过去的十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全国化和上市;未来十年,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国际化。” 国际化成为金地集团重要转型方向。2013年初,金地集团在纽约设立了金地美国办公室。经过近两年对美国市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后,2014年,金地集团成功拿下旧金山金融区黄金位置的两个办公楼开发项目。据了解,洛杉矶项目也是一个混合住宅与商业业态的综合项目。 “前三十年,我们一直在发展住宅,未来,发展商业地产将会更加重要。”徐家俊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指出,在商业地产方面,我们探索为青年人开发他们居住的服务式的公寓,我们也在中国做WeWork式的共享式公寓。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强增长点。 如今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多人认为觉得购物中心已经有过剩的趋势。 但在徐家俊看来,所谓过剩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过剩。如今房价越来越贵,很多年轻人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买不起房。但是在中国,却很少有像美国一样的apartment(公寓)的产品。原因便是缺少相应支撑apartment发展的金融工具。 “金地集团现在开始一方面会尝试去做apartment这类产品,同时在另一方面,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务。”徐家俊透露。 换思路做地产 攻克金融和服务短板 徐家俊还讲述道,2014年,在和英国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Norman Foster合作时,到他们办公室发现,大概70%的新建筑模型都在中国。由此不难判断,在硬件方面,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非常快,但是在软件方面,却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而软件指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金融和服务。在这些方面,金地集团正在不断探索。”徐家俊强调。 而今市场有声音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企业不断增加海外投资进行避险,相对而言,未来国内房地产是否值得继续做下去? “我们一直相信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与前三十年,会有很大的不同。”面对这一疑问,徐家俊回应称,对金地集团而言,地产业务在中国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换一种方式做、换一种思路做。所以,多元化将是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此前很长一个阶段,我们认为房子卖出去以后,对于房产的经营是物业公司的工作,和我们地产关系不大。”他进一步补充,但是今天我们才发现,物业服务是一块非常大的金矿。 据悉,起家于深圳的金地集团,1998年成立时仅有十余名员工,业务范围仅限于在金地工业区提供代收水电费等服务,随着房地产政策的放开,金地集团拿到项目开发资质,不断拓展业务,并于2001年登录上交所,成为解禁后首批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伴随金地集团的成长,其物业业务也随之拓展。据金地物业官网显示,目前金地物业已在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二十多个城市布局,随着去年国务院在经济方面推行300多项改革,物业方面也将迎来改革年。 金地物业董事长蔡占宁就曾表示,金地物业未来除了要进一步做大规模,还将利用客户资源、社区资源进行跨界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