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说,面对贸易战,国家会在保汇率还是保房价两方面作出选择。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二律背反问题,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家不会非此即彼地进行选择,因为无论汇率大幅下跌还是房价大幅下跌,对国民经济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我认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国家根据贸易战的进展情况,将会允许汇率适度下跌,最近的汇率已经陆续下跌了几个点。汇率适度小幅下跌不是坏事,人民币走弱,有利于改善出口形势,加大出口力度,而对楼市来说,则会减弱流动性降低的压力。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在货币政策上作出适当调整,通过各种渠道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以此活跃市场。近期央行降准7000亿,尽管表态是扶持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但根据经验,这些资金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会通过各种管道流入房地产和楼市,对楼市起到实际的支撑作用。这个目的很清楚,国家层面并不希望贸易战对房地产和楼市造成太大的影响,释放流动性就是与贸易战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减弱形成对冲。 这里要讲一下房地产和楼市在中国经济中间的特殊作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房地产借助政策和市场双重力量,一路走高,目前囤积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300万亿人民币,可以说,房地产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较大的物质资产。这里面还有一个基本国情,即:土地的国有化,政府对土地实施强制征用,并通过招拍挂高价卖给房企,房企盖好房子,以市场价格卖出,形成包括国家和政府资产、企业资产和民众资产等在内的国家物业资产链,可以说,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较大的储蓄保值银行,也是国家经济和民间经济的较大稳压器。如果让这场由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把中国房地产打垮,价格崩盘,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我认为中国政府必然会以直接和间接的手段维护楼市的稳定,也就是维护中国几十年来积累的物质资产。 2016年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针对楼市存在的投机炒作等违规、不法行为投放了许多调控政策,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压住楼市的热度,而这次中美贸易战不同于政策调控,它是试图直接抽走房地产和楼市的资金,这反而更容易让楼市产生一定的不安情绪,可能导致楼市阶段性地出现一定程度的逃离现象和楼市的波动情况。当然,这种逃离也面临考验,毕竟汇率可能下跌,传导到国内,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这种情况下,从楼市出逃的资金就面临贬值的风险,这种情况又迫使想从楼市逃离的人们不敢轻易离开楼市,毕竟相比之下,房子的保值功能更加明显。这种矛盾心态和行为取向将大量存在。
7月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时间中午12点,美国方面正式启动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随后还将追加160亿,共计500亿美元的商品。这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以来较大的一次国际贸易争端,并且是实实在在的落地性争端,它必然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其中,大家特别关心对房地产的影响,因为,中国房地产里面囤积了数十年来中国较大规模的物质财富,可以说,中国老百姓以及政府和众多机构的身家都压在楼市里面了,如果这座大厦坍塌,将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