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长沙发布“人才新政22条”,其中,购房资格无疑是重点之一。随后公布的细则明确:大专以上学历、在长沙工作且有一个月社保的人士就可以买房,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无需社保,迁了户口就可在长沙购房两套。时任长沙市长说,“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哪怕没有社保我们同样可以让他们去买第一套房子,这就是我们要留住年轻人的决心。” 7月31日,长沙正式开启“1.5倍摇号模式”。根据长沙住建委8月23日辟谣时的数据,中交中央公园有1450套刚需房源,近6000户报名,进入1.5倍排序摇号人员2158户;中建梅溪嘉苑有623套刚需房源,近3400户报名,进入1.5倍排序摇号人员934户。 为何要控制摇号人数呢?原因之一或许是,对管理者来说,实在是人太多,太麻烦。此前现场摇号,长沙的北辰三角洲开盘,631套房,5151人摇号;天健芙蓉城千人排队摇号,上演武斗。购房者们一次次去长沙市委市政府大楼门前拉横幅,喊口号,实在不“雅观”。 在当地媒体8月23日辟谣文章的留言里,一位网友写道:“长沙土著满18岁就可以买房,他们的排名优先于在长沙工作并交17年社保的外地人,这个合理?1.5倍政策的初衷是提高摇号中奖率,1.5倍内的人是66.6%,1.5倍外的人摇中率是0%,大家同样刚需,同样认筹,为了一个好看的摇中率数据,牺牲大部分人的公平公正权利,这样掩耳盗铃的政策,不该反思么?”还有人说:“我从不造谣,也从不信谣,请政府在所有楼盘公示入围1.5倍名单时,把购房者年龄以及户籍年限如实公示出来,我们用事实说话。” 今年年初,当地官方文章称,“随着人才新政全面落地实施,一大批‘新长沙人’争相落户长沙”。长沙市公安户籍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新迁入的长沙市户籍人口达22.77万人。 然而官方对“老人购房”的说法却并不认可,市住建委举例称,中交中央公园有1450套刚需房源,进入1.5倍排序摇号人员2158户,其中20~49岁占79.7%,50~69岁占16%,70~89岁占1.8%。结论是:所谓通过“1.5倍排序”进入摇号程序的购房者都是“爷”字辈,导致年轻刚需买不到房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取消线下认筹后,楼盘营销中心静悄悄,终于免去了原有报名人数与房源数悬殊过大时、现场吵翻天的情景。 “一座被房价绑架的城市,四处‘抢人’又有何用?万千优秀人才,如果居不易、望房愁,又怎能把心留住?” 房事总是如此“动人”,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不少人风声鹤唳。如果“清朝来的购房刚需客”的说法让很多人诧异莫名,那么事实上,八九十岁老人屡屡登顶各楼盘认筹名单第一名,的的确确吓坏了不少人。 有意思的是,长沙公开辟谣后第二天开盘的万科金域国际,认筹客户名单中已不再公示客户的“判定日期”。 相关负责人也介绍,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限制老年人群购房。只要拥有两年以上的长沙户籍,且家庭成员及本人在本市限购区域范围内无住房信息记录,或者市住建委《关于实施差别化购房措施的通知》施行后,住房信息记录注销时间在1年以上,18岁以上的均属于长沙市首套刚需群体。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多个购房交流群得到的消息,不少人准备开始维权行动,核心诉求就是废除1.5倍摇号政策,所有刚需人群统一摇号,追求机会公平。 名单一出,顿时炸锅。 8月20日,长沙中建梅溪嘉苑的购房登记公示名册显示,排名第一的购房者判定日期(判定日期包括出生日期、落户日期以及缴纳社保的起始日期)为1936年7月17日。另一楼盘首套刚需购房登记名册里,70岁以上的就有42名,其中最年轻的购房者出生于1969年7月17日,今年虚岁50。 在长沙6.25“反炒房”斗争开始之前,《湖南日报》头版连发四篇评论文章,狠批长沙楼市乱象,鲜明表态—— 的确,1.5倍摇号之后,数千人通宵熬夜排队的惊心场面消失了,然而,很多人不干了。 摇号 有的评论文章称,这样的政策是长沙的决策者们拍脑袋决定的结果,也是未经听证、征求市民意见,缺乏法律依据的结果。 1.5倍摇号政策将整个购房人群层层划分。长沙市住建委对购房规则给出的详细解释是: 资格 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永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