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层面讲对“一带一路”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金融服务做好,所以我们成立亚投行。亚投行目的干什么呢,为“一带一路”做好金融服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打通,不然产品怎么出去,企业怎么出去;再看欧亚高铁已经开通,现在我们吃的海鲜已经来自印度洋、太平洋了。 虽然大家知道我们征收机构变了,但不会增加税费,还会减少。税费减免在今后经济工作会议上会正式宣布,一个重要的变动是减税费,要让大家感觉到减税费。财政政策一个积极的办法是减税费,而且这次力度要大,让所有人感觉真减税费了。 凡是与提高质量有关的重组并购都可以放开,只要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话,可以推动重组并购,都可以。 三是传导机制顺畅,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总体来讲,现在定了这样五个重点,要加速推动。一旦启动起来,对我们增长贡献是巨大的。现在可以看到加快结构调整主要是这三个产业,一个是战略新兴产业;一个是服务业;一个是现代制造业。结果上次讨论中有些民营企业问,除了服务业好像都干不上。错了,实际上最近讨论的国有和民营,产业结构上发现有两个特征未来很明显。 中国现在在亚洲把日本拽住了,把西方把美国拽住了,在非洲把德国、法国拽住,就行了,一起干。只要一起干,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中国,因为中国人很能吃苦。你那儿干四个小时就休息,我们不用,我们12个小时。开放投资市场,这次和日本达成协议是很有意义的。我估计要不了几年时间,和日本联合把东南亚摆平,把南亚摆平,对中国有巨大意义。 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但有一条可以看出来,决策层对股市稳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这次讲得很清楚,股市必须稳定。 2、第二条,中国一定要全方位开放市场。 实际上中国在过去战略上比较可惜,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我们应该给钱给这些企业,成为美国这些企业的股东。我们没有把钱借给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救了企业,现在麻烦出来了。我们向美国借了1万多亿,别借给美国政府,借给美国企业就行了,我们成为股东。 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最近各个部门要动起来,高法、高检等,全面调整整体法律体系。凡是不适合讲话精神的都得修改,都要做调整。改革会进一步深化,对于稳增长具有巨大意义。中国目前改革重点是关于民营经济问题,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民营经济核心问题不是怎么保证他们赚钱,而是人身和财产保护是重要的,他们知道怎么赚钱。这些如果逐渐变成制度和法律的话,对中国长久稳定将是有意义的。 国家经营好“一带一路”,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做好: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法律服务。让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所以我们要推动中小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才有意义。 一个是基础性产业,应该由国有企业完成。比如非竞争性的,投资量很长,时间很长,比如大飞机发动机,个人投不成的,回报率回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基础性产业,重型机械,投资期较长,应该由国有企业来做。 中国不能光讲我们是制造业大国,还要加一条,市场大国。只要市场在这里,你还能跑哪儿去。中国不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大国是出口的问题,利益问题。市场大国把所有人套住了,要彻底开放市场。我们正面开放三大市场: 深化改革 最近我调研,现在放开的也不好办了,买外汇老找各种托辞,不给你卖。一个人5万美金,各种托辞,实际都标志一个信号,外汇收紧,因为要稳住外汇,这是一个办法。 现代制造业分两种,一个叫传统制造业,一个是现代制造业。 假定今年放贷100亿,必须保证40%贷向民营经济,有严格的考核指标。过去是口号,现在是指标了,能够保证顺畅的流向民营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顺畅要做一些机制调整,目前调整最大的就是对银行贷款结构性控制,今年贷去多少,多少流向民营经济,有质量要求。 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我们全方位开放市场,三大市场一起开放,让中国成为市场大国,最后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且我们有能力,14亿人口逐渐富裕起来,所以中国全方位开放市场是对的,这是稳开放要做的第二件事。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八个要点,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这八个要点必须加速推进。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释放市场力量,另一方面还要加速国家对这些产业的扶持和推动。像人工智能,中国未来要站在世界第一团队里。 |
- 上一篇:房地产金融将迎来机构投资者时代
- 下一篇:第六届国际房地产金融投资峰会在伦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