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我猛然觉得,没想到人民币贬值这么严重。 相对应的,别看过去两年里房价涨得很厉害,其实大都只是翻倍,而今限购限贷限售限离场,加上人民币贬值效应,其实国内房地产投资,也开始走入资产下降通道了。 文 | 地产八卦女1st 前天一早,央妈直接给市场送上5020亿元“麻辣粉”(MLF)。
据星子了解,此次MLF的5020亿操作量,是中国史上最大MLF,其主要经济意义,便是确认货币宽松。 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以往的操作,前天并无MLF到期,且人民银行已全额续作了本月到期的MLF,无需再额外投放MLF。鉴于投放当日有17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由此这笔新增的“麻辣粉”,全口径统计下,净投放给市场有3320亿。 要知道,10多天前的7月13日,央行就已经续操作1885亿MLF。以此统计的话,光是最近2个月,央行利用MLF已累计净投放9055亿元。 从这方面可以说,央行放的这股水,跟直接实行货币宽松“大水漫灌”没有区别。因为2015年领导人就说,国家就宣布不会搞“大水漫灌”,仅注重预调微调。
而央行放水,最大的问题便是导致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贬值。道理很简单,你不断印钞票,经济质量下滑了,你的钱肯定不值这个价了。
在人民币贬值的效应下,其实买任何国内资产,如果不升值,相对于美元、欧元、英镑资产,其实都是贬值的。这是我们难以克服的大环境。 而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一锤定音,全面宽松的时代已经到来。 2nd 刚才说了大环境,现在我们来说说中国经济的“小环境”:主要是股市、理财和楼市。 对于股市,我也算是一个比较正式的股民了。上次千股跌停突破2800的底线,我就加仓准备反弹后跑路了。 从结果上看,我折腾了大半年,投入了几十万,在股票上也就挣了不到10%,关键是,我买的都是医药龙头股,原本想着吃药喝酒行情比较稳定,没想到6月会回调,7月疫苗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唉,处处爆雷的股市,能保本就不错了。 再来说说理财。最近杭州(楼盘)特别火,不单单是因为楼市,还因为杭州有很多P2P。 6月以来,P2P接连炸雷,其中半数主场炸在了杭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 为什么近期P2P会爆雷呢?原来是今年4月4日,杭州摇号抢房新政落地实施。5-6月份,杭州多个热盘集中摇号推售,由于限价,一二手楼盘价格倒挂,杭州多个楼盘火热抢购,大家纷纷抽出了P2P里的资金,间接导致了P2P兑付严重危机。 尽管P2P接连爆雷有投资者集中兑现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P2P让大家开始有一种严重的不安全感。 再来说说楼市。前一段时间网传有一篇热文,叫做《上海(楼盘)楼市的艰难,严重超乎我的想象》,说被调控后的上海,房子挂单价虽然高,却无人问津,流动性几近没有。能够卖的,大都降价几十万上百万。 楼市艰难的何止上海,北京(楼盘)、厦门(楼盘)、成都等一二线热门城市,也开始出现“熊市效应”。特别是成都,自515调控新政出台之后,几近冰火两重天,之前部分炒房客买的高价二手房,现在降价60万都卖不出去。 其实也不用我多说,中国的楼市是政策市,虽然长期看仍有稳定涨幅,但不得不说,短期的政策压制是最大痛点。 如果要投资楼市,去到没有政策压制的地区,才有光明的前途。联想一下三四线城市,虽然资产价值薄弱,但是仍然涨幅喜人。3rd 所谓乱世藏金,盛世置业,投资楼市,相比投资股票、理财,确实还是稳妥得多。 那么,除了国内的三四线城市,去哪儿寻找这样一个没有政策压制的市场呢?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冻房+股灾的深刻教训,让我明白应该跳出圈外!》,文章内就提到过,现在想投资楼市,伦敦是最合适不过了。当时,我在文章内罗列了伦敦房产的5个优势: (1)英国的外在法律制度,保护房产的私有产权。 (2)伦敦房产拥有自由交易市场属性,是全世界安全度和自由度最高的资产,平均转手周期仅为40天。 (3)伦敦房产的升值潜力,并不比国内房产差。 (4)从城市基本面上看,伦敦是西方世界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发达、经济体量最高、流动人口最多特别是旅游人口最多的几个中心城市之一。 (5)伦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拥有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和全世界人均面积最多的绿地。各项社会福利和法律制度极其完善,人居环境堪称一流。 而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欧美经济正在强势复苏,房产成为欧美乃至全世界通用的资产增值手段。据国际财富数据公司Wealth-X近期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相比把钱存在瑞士银行,越来越多的富豪们热衷于购买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豪宅,把钱存在“房产银行”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2008年之前,瑞士银行是超级富豪们的最爱,过去也一直被视为最安全的地方。但这个情况在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2008年,瑞银集团向美国提供了超过4000个涉嫌逃税的账户信息,瑞士为客户保密的信条开始受到干扰;2011年,瑞士与英国达成协议,由瑞士代扣英国客户的存款税。紧接着,俄罗斯也与瑞士达成了公开俄罗斯人账户信息的相关协议;2014年5月6日,包括瑞士、新加坡、美国、中国在内的47个国家在法国签署新的《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这47个签约国家有责任将本国银行的外国储户资料与相关国家交换。这一协议意味着瑞士银行不再是天衣无缝。 受此影响,世界上其他信誉、资历远不如瑞士银行的几十处避税天堂生意突然兴旺起来。但这些避税天堂在信誉上毕竟没办法和瑞士银行相比,因此大部分超级富豪只是在这些避税天堂开户,然后通过设立的离岸公司购买房地产。作为当仁不让的资金避风港,伦敦对超级富豪最有购房吸引力,其次是纽约、东京、悉尼和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