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中信证券,作者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授魏杰,原文标题《年会实录丨魏杰:关于政策调整的几点看法》) 丨4. 资本市场政策调整 这个应该要做的,因为质量不好谁买你股票,资金不可能进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个重要要点,为此我们应该放开所谓的大股东的股票回购以及有关的资产重组,都应该考虑问题。只要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我觉得许多政策都能调整。 二、稳增长政策的调整 不搞一刀切了,谁的杠杆率高就去谁的杠杆。 今年关了不少企业,现在我们要反思一下,过去我们长期是环境与生态为发展让路,积累了很大问题,现在调整过来以后,我们不仅强调环境与发展问题,还要强调生态和环境的问题。 我的估计判断可能是先用三年时间,就是2018、2019、2020年把杠杆率从250%降到200%,差不多涉及4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一年去杠杆10万亿左右,这个力度可以承受得起。 第二件事就是开放全部市场。 我觉得这次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地位了,不断释放资本市场利好关系,我们终于认识到不能小看资本市场,对整个社会吸引力非常大,炒股票的和不炒股票的都受它影响,所以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 丨5. 调整目前的生态文明政策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畅通。 所以我估计存量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一下子很难解决,但是要想办法解决。所以结构性去杠杆,实际上把新增部分已经控制住了,现在是存量债务怎么还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这是去杠杆调整的第二个调整。 第二条办法就是并购,技术类并购继续,非技术类并购已经叫停了,去年叫严格审查,今年叫全面叫停。 但是200%的杠杆率还是偏高,可能还需要三年后的两年时间,最终把杠杆率调下来。力度控制好的话,既能去杠杆,又能保证总体的经济运行实际需求。 魏杰 第二,美国在批评我们的时候,有些是胡说八道、恶意攻击,有些提法有道理的,我们要改革,通过中美贸易战推动国内改革。 第三,中美不能走向冷战,一定要想办法和美国继续拧在一起,不能因为这个问题走向冷战,一定想办法和美国的企业界、美国的地方政府高度融合,这才有意义。 中国如果继续还是银行融资为主没法去杠杆,因为银行之间就是债务关系,不要因为出问题而收缩,而是要规范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这样自然会走向去杠杆的目的。 力度不能太大,我们杠杆率高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形成的,不可能几个月一年就去掉,要控制好力度,力度太大可能资金链会断,所以提出来要调整力度。但调整力度是什么,没有任何人给你做解释。 (以下为嘉宾在11月13日中信证券2019年资本市场年会的演讲实录)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中小资本要走向一带一路才有意义,一带一路如果经营好,对内部的稳增长将有巨大的意义。所以这三件事做好的话,很快会反映到国内的稳增长上来,所以开放政策对稳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条是要强调开放对稳增长的作用。7月份以后,关于稳增长政策做的这三项原则的调整,实际是六项。 我估计明年要做的金融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根据今年非银行金融机构所爆发的问题,尽快推出调整新的政策、新的制度,包括新的监管,来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非银行金融体制,因为这是方向。 为什么?中国人只要一出去都很厉害。老外工作四小时不工作了,我们工作12小时还想工作。中国绝对是竞争的优胜者。 控制好去杠杆的力度。 我也看了一下,你们证券界最近关于资本市场稳定的一些提法,我觉得有四条提法还是有意义的: 房价不能降得太快,也不能涨得太快,降得太快就泡沫刺破了,泡沫刺破会非常严重,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我现在挺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现在个人财富的65%以上表现为房产,现在整个信用关系建立在房价基础上,一旦房价出现暴跌,会不会引起整个的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从民营经济的贡献来看,最起码未来贷款总额里面有40%左右应该流向民营经济,这是考核指标,这个指标的实现当然会保证我们目标的畅通。所以未来一个要点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非常顺畅,那就是要做一系列改革和调整。 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 现在主要是存量怎么办。这个问题倒是最近我一直在调研的一个问题,因为地方债务要还的话,一个是税收,一个是卖地,现在看来难度都比较大,我们只有6个省市是向中央交钱的,别的靠转移支付,没有钱还,卖地不断流拍。 一个是中短期对策和中长期对策相结合,稳增长我们要推出短期对策没问题,但是更要考虑长期对策怎么办,叫中短期和中长期的结合。 服务业要加速推动,服务业里面有许多我们看着很小的服务业,但未来对我们增长贡献是很大的。 房地产问题可能是下一步我们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今年金融领域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银行,一个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一个是资本市场。 一是搞好金融服务,中国产品出去、为企业搞好金融服务,所以成立亚投行。亚投行的目的是要构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金融体系要进一步完善。 制造业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制造业,一个是现代制造业,按照生产产品的社会性质,凡是生产私人产品的全是传统制造业,生产公共产品的叫现代制造业。 这些服务需求都是巨大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服务业是下一步应该是加速推进的产业。 国家在市场基础上,国家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你注意看,财长最近讲话明确提出来,我们财政政策不简单是基础设施,加了一个基础创新,国家加大投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