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交所披露信息显示,融创房地产集团拟申请发行80亿元公司债券,申请已获得上交所受理,募集资金用途拟用于偿还公司债券。此次公告中披露称,融创有共计7笔待偿还公司债券,合计债券余额167.1亿元。4月9日,融创宣布,发行2023年10月到期的7.5亿美元,息率7.95%的优先票据,用于现有债务再融资。 拿地背后是一次次的融资。 4月2日,禹洲地产公告发行的不超过35亿元公司债,利率同样属于较高位。该笔债券共分为两个品种,利率分别为6.5%及7.5%,所得款项将用作偿还即将到期或回售的发行人现有境内公司债券。 热门新闻排行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的统计,截至4月23日,今年已经有21家房企年内拿地金额过百亿元。其中,融创拿地数量接近80宗,总金额高达565亿元,排名第一;万科拿地数量52宗,总金额超过355亿元,排名第二;新城控股、中海、绿地、龙湖拿地总金额均超过200亿元;金地、旭辉、阳光城(000671)、碧桂园、绿城、华润置地、中国恒大等拿地额均超过百亿元。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还从多位券商投行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相关部门正在就再融资政策改革征求意见,内容涉及恢复锁价发行、新增股东是否受减持新规限制等,若成行意味着再融资环境进一步放松,从而利好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 房企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难的困局正在改善。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以往除央企以外,中小型或民营类房企发债融资艰难,成本很高。去年11月以来,随着再融资政策的持续松绑,加上今年以来二级市场的上涨,房企融资渠道开闸,主要集中于境内外的债券融资,中小房企的融资门槛有所松动。 如招商蛇口刚刚发行的3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仅2.8%,有效期限90日。招商蛇口表示,本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的资金,其中30亿元将用于归还有息债务,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至此,招商蛇口及其子公司已发行尚未兑付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共14笔,共计230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内存续期间超短期融资券45亿元,中期票据72亿元人民币、公司债94亿元和优先债券19亿元。 “今年国内融资环境确实宽松了一些,但房企在资本市场拿到钱后很快又去拿地了,资金面还是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尤其是民营房企。当前土地市场表现得火热,但背后是企业在透支现金流。企业拿到地,压力大;拿不到地,压力更大。所以,现阶段房企在资金压力下还是会千方百计去融资。”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其实自今年春节以来,房企融资就在提速,近期房企明显加速了在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步伐。据克而瑞统计,3月份典型房企境内债权融资额698.2亿元,环比上升145%;相比之下,境外债权融资额402.9亿元,环比下降25.9%,占比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至33.4%,主要由于境内融资环境有所放松,房企集中于境内发债所致。 今年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期。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房企到期偿债规模达3711.93亿元。面对大量短债即将到期的情况,“借新还旧”成为近期房企密集融资的主要目的,这点在房企融资公告中也标注得很清晰。另一个没有被提到明面上的原因则是补仓拿地。毕竟左手圈钱,右手拿地,一直都是房企的惯常做法。 4月18日,新力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完成非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4.17亿元,发行利率为7.5%。此次发行的公司债券期限为2+1年期,债券主体评级为AA+,债项评级为AA+。三个月前的1月9日,新力地产就已完成了总额为2.76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期限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7.5%,面向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交易。 中房报记者 许倩 | 北京报道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从去年到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市场收益率下行,很多房企可以得到比较便宜的融资,加上房企都有购地诉求,融资需求很大。”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
- 上一篇:保护范围内 禁止开发房地产项目
- 下一篇:一则神秘消失的新闻,房地产或迎来“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