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通州“诺贝尔奖”减免100㎡人才公寓租金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5-24 11:40
坏女人花 天津松江 非你不可 再次见到你 外籍军团 全方位杀戮 稻香歌词 真恋姬无双

重磅!通州“诺贝尔奖”减免100㎡人才公寓租金

2019-05-22 21:55:21|来源:大伟看楼市|作者:张大伟

摘要|

针对人才的各种吸引政策越来越多,昨天北京的通州发布了一个全国关注的“人才”吸引政策!

通州区对于高层次人才租住人才公寓,将给予租金优惠。

分别对第一至第六层级人才给予最高100平方米、80平方米、70平方米、60平方米、50平方米、40平方米的租金减免优惠。减免部分以外的剩余租赁面积,按照同地段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收取。

具体项目和标准?政策里明确提及了,如果高层次人才不愿意租,也可以提供相对应的租金减免。租金标准是永顺项目26.8元每月。标准按照通州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周边市场租金标准的平均值(2019年平均值为26.8元/平方米·月)×补贴面积×80%计算。

让人最惊叹的肯定是第一层级,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每个月可以提供100平米的公寓,或者选择2144元的租金补贴。

伟哥简单的点评一下:

首先:全中国现在官方认可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2个人,分别是莫言和屠呦呦。可以说都是国宝级人物。全国任何地方都愿意送几套房吸引他们。

其次:北京吸引人才的力度在全国同类型城市来说是非常大的。

但通州与北京海淀的差距,建议通州可以多学习学习海淀。

作为副中心对于人才的吸引迫切性应该远远强于海淀,但现在看,从政策角度,海淀明显的更从人才本身出发。

5月19日上午,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发布会上海淀区区长戴彬彬发布政策。

就职于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企业、重点引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人员,以及具有公共管理服务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在职人员,均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放宽户籍限制,申请人不再要求具有本市户籍,只需申请当月前3个月在海淀区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保即可,“海英人才”及特殊人才还可适当放宽条件。另外,海淀区还放宽了住房限制,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有住房,但距离申请人工作单位超过15公里的,也可申请人才公租房;

第三:通州的其他人才政策吸引力也在减弱

对获立项的创新团队,我区将视团队的层次给予相应经费资助。对于获评定为世界一流、对我区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A类),给予30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于获评定为国内顶尖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B类),给予20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于获评定为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C类),给予100万元的经费资助。首次发放经费总额的40%,剩余的60%按项目计划从第3年起逐年等额支付,年度考核合格后,在下一年的第一季度下达。

第四:全国其他城市是如何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宁波人才住房补贴:诺贝尔奖获得者获800万住房安置补助

广州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杰出专家可享受1000万元住房补贴或200平方米公寓;

《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中院士级别的专家可以获得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左右,5年内免收租金,在西安市工作5年并取得户籍,经市委人才办认定,产权可赠与个人;

内蒙古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及相当层次的国内外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并给予个人500万元奖励。

第五:不能对真人才吝啬。

对于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级别的人中龙凤来说,一个月2144元的租金补助的确是带有不可言的色彩了。即使最后一档的博士一个月给800多元的租金补贴,也并没有吸引力。

通州作为首都的副中心,吸引人才的需求肯定非常大,这种情况下,对人才开出的价码应该要非常有竞争力,对院士、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真正愿意帮助通州发展的,送一套房、哪怕送一个别墅,一栋楼也不为过。

第六:2019年,全国已经有接近8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吸引人才政策。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4月和5月,,都各有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人才吸引政策,其中有半数以上都有购房相关补贴内容。累计看,2019年是各地人才大战年,合计有接近8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人才政策。

吸引人才的目的是发展产业而不应该是发展房地产。能留着人才的也肯定是产业而不是买一套房。但这套房多大是态度。

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各地频繁发布的规划利好一方面是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有利于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截止日前,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60个!从力度与数量看,刷新历史记录。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发布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井喷!

首先:城市分布出现了新特点

包括河北高碑店等城市,针对人才政策放松购房政策,限购政策出现了变相的调整。人才政策成为很多二三线城市调整楼市政策的窗口。

2017年人才新政主要以少数二线城市为主,很难看到一线及三四线以下城市身影。

进入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也开始针对高端人才局部调整引进条件。特别是二线城市成为力度最大的人才引进城市,包括西安、南京、合肥等城市力度空前。另外,四线县城比如绍兴上虞、昆山、泰安新泰市、滨州惠民县、江北新区等县级城市也出台人才政策。

2019年的新特点:尝到甜头的城市继续加码,分布看城市基本全面开花,人才标准继续降低,很大程度已经开始变成了劳动力之争。特别是西安、南京等城市,在2018年力度空前基础上,继续加码人才政策。

成都、武汉、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的市域总人口均已经超过了千万大关。在杭州人口逼近千万大关的同时,西安、郑州等强二线城市也在向千万级别人口城市迈进。

其次:落户政策继续宽松

各地在过去几年的人才引进政策,主要围绕推进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多给激励。

落户方面,大部分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均全面放开对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限制,

“无门槛落户”、“先落户再就业”、“亲属可投靠”是三大关键词;以西安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均可落户。取消本科学历落户年龄限制

南京市政府官网发布全新《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新规中提到“房产面积每满1平米计1分”

第三:其他人才政策继续升级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