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南里”商业地产&金融沙龙纪要 2019-12-14 20:00 来源:耿强的公众平台号 原标题:“熙南里”商业地产&金融沙龙纪要 2019年12月8日,在李棣同学组织下,南京大学耿强教授和多位南京大学校友,相聚“熙南里”,就商业地产与金融投资交流看法,碰撞思想火花。 熙南里商管总经理向芬: 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项目是南京旅游集团旗下,东起中山南路,西至鼎新路,南起升州路,北至泥马巷,总占地约16.8万平米。该项目立足于保护传统历史风貌、街巷肌理和建筑空间,共分四期实施。目前,一、二、三期工程已建成,四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根据规划,项目建成后可形成总建筑面积约28.7万平米,其中地上约15.6万平米,地下约13.1万平米。 功能定位:以保护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建筑空间为基础,打造成集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老字号品牌、特色餐饮、文创零售、设计师零售、创新产业、文化展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国学传承等于一体的休闲街区。 文化定位:以老城南历史文化为基础,重点表现本地特有的作坊文化、街巷文化、建筑文化、曲艺文化、民俗文化等,具备区别于夫子庙与老门东的老城南文化特色,打造成具有自身高度文化识别性、面向于主城消费居民及城市旅游客群为主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 风貌定位:以明清风格建筑为主体,多种历史时期建筑共存。文物保护建筑周边及主要历史街巷周边的建筑,按照风貌相统一的原则,延续街区历史风格,充分发挥南京老城南文化元素,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街区风貌。 工商银行新城支行行长尧小骏: 从经济行情来看,去年下半年最难过,今年好转一些;国家出台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是契机,会更多关注这一区域的贷款投放;2011年之后的三到四年,表外融资增长较快,几年间几乎翻了一倍,资管新规之下,重回表内有压力,当然政策也开了一点口;明年二季度左右可能是低价收购资产的契机,能够谈到比较好的价格;现在对科技贷款支持力度比较大,政府也有一些补贴,着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的发展。 江苏启迪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汤浩: 目前启迪业务包括三块:科技地产、链接资本市场的启迪产业(科技,孵化)和启迪金融,科技地产在华东布局了昆山、苏州和南京,其中南京是商业地产与科技地产的结合,用地产业务产生的利润补贴科技城的运营。同时,也在布局海外业务,比如荷兰,那里商业氛围浓厚、合作心态开放。园区内企业大多为孵化的科技型企业,为一些大企业做配套的,比如软件研发等,目前来看,经营状况比较稳定;与华夏幸福区别在于,华夏幸福是一级市场拿地+工业,而启迪是二级+科技。 北京东方园林江苏区域SPV总裁程军军: 2019年朝阳国资入股东方园林,未来公司将重点打造三大板块:环保、生态、产业园,其中环保板块是重中之重。环保固废处理是一个资金密集性行业,对企业资金要求较高,投资回报相对稳定。在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集团未来战略追求稳健发展,业务架构和人员架构都在调整以更符合业务发展需求。感觉行业冬天来了,行业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不少企业都在优化结构、做精主业。另外,目前接触的一些城投公司也在做资产置换,装入优质资产,包括效益很好的上市公司。 联合信用评级工商市场三部经理助理陈玉川: 国企与城投公司其实不是一回事,不少朋友混为一谈。是否认定为城投公司需要看业务模式是否和政府关联,如果是某家国企仅仅作为施工方是难以认定为城投公司的。城投公司的本质是为政府进行融资并代建相关工程。即使目前认定的城投公司也要看是否容易被政府剥离关系,如果容易剥离也要审慎处理。 万通物流总经理刘鹏: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物流、产业园、写字楼、商铺等商业地产项目。目前来看,因不同区域招商竞争和土地指标偏紧的原因,政府对于项目用地的管理偏向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招商除了对于重点发展产业或业态有明确的要求,对大国企和大外企更加偏好。招商政策(扶持政策)演变为“对赌条款”,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等均按约定的时间周期和方式进行定期考核。另外,政府比较关注土地和资产的存量盘活,低效用地、闲置土地和老旧物业需要不断的“升级改造”。江宁空港枢纽经济区有很好的物流产业基础,但当前隐忧在于空置率在不断增加,租金价格处于近些年的新低。大量的在建和计划建设的研发楼、写字楼如何消化,如何高效的利用,如何与创新产业相结合也是主体企业面临的问题。 施沃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薛建明: 写字楼是相对运营简单的资产,但是现在空置率在增加,比如苏州甲级写字楼的入住率从2015年的88%左右下降到了今年的77%左右,原因之一在于供应量比较大。目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核心城市群等政策频繁出台,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在空间上是存在对写字楼等商业地产的需求,但是存在结构性错配:一方面是部分城市供应过剩,另一方面是城市部分地段供应过剩。写字楼持续增加会影响租户稳定性,比如原来在一些写字楼办公的IT公司不少搬到了南京软件谷,行业集聚效应明显。另外,写字楼40%租户是金融行业,世界范围也大致如此,但是近些年来的P2P崩盘、财富公司跑路等导致这部分需求迅速萎缩。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的升级,大家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会不断增加,随着城市的发展,增量开发的放缓,城市建筑更新水平的提升,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商办资产会逐渐趋于平衡,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当前的供需矛盾。 金茂南京商业与写字楼部市场研究经理高颖 南京的商业氛围比较浓厚,知名商场也不少。最有名的是德基广场,它对于资源整合的能力很强,特别是一线奢侈品牌,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南京由于本地商业占据主流市场,外来商业进入较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竞争不充分的结果,政府层面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从香港置地新街口项目和ifc河西项目开始,外来品牌特别是港资布局会持续加速,未来的商业也将持续更替。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区销售总经理温钟奋 通讯行业面临新政压力,运营商将大幅降低对终端零售商的补贴,譬如新街口某手机卖场需要降租40%左右才可以续约,压力很大。目前有两点趋势值得关注,一方面是现在一个运营商一个店,未来可能是三个运营商合并一家店,另一方面是手机街边店在快速萎缩,在购物中心开设的展示店会越来越多,比如华为。另外,手机店铺也在增加更多盈利点,譬如引入金融分期业务、保险产品等,终端更加多元化。 江苏信托房地产部总经理崔开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