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房地产研究员:夏磊 研究员:黄什 王菁菁 导读 2019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9亿平,同比小幅增长0.2%,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基本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当前市场平稳格局来之不易,对于明年房地产政策怎么看?房地产市场怎么走?我们对2020年房地产政策和销售进行展望。 摘要 ·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新思路愈加清晰。 一是全面落实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稳定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调控长期实施,为住房制度改革创造平稳的行业环境。二是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使住房制度建设专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住房市场面临的困境;同时铸牢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防火墙,“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2020年是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全面落实的一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仍是政策核心目标,灵活性体现在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基础上,根据房地产市场的不同情况因城施策。 过去3年,“稳”主要是防范房价地价大幅上升。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但部分地区市场下行压力较大,2020年的“稳”将主要是防止市场大幅下行,避免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冲击。一是稳增长需要房地产平稳运行;我们测算,2018年房地产及上下游行业增加值占GDP23.1%,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29.4%。二是稳财政需要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稳定。2018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分别为6.5、2.5万亿,总计占比高达52.6%。 以因城施策为核心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中央和地方的互动关系更明晰。中央在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下不再是调控主体,主要通过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目标管理。地方将有更大的决策主动权和更丰富的工具箱,政策精准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升。 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地方可从三个层次对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一是适当修正前期收得过紧、当下不合时宜的应急性调控措施。二是出台人才新政等支持新市民居住性需求的政策。三是针对本地居民自住需求,出台公积金贷款和商业个贷调整、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 · 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量平稳回落、区域分化加大 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3%;销售金额同比0.3%。三个因素决定销售面积减少。第一,在“房住不炒”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基调下,房价上涨预期下降,市场观望情绪上升。第二,今年以来棚改货币化安置减少,2019年前11月棚改开工315万套,仅为2018年的51%。由于从棚改货币补偿到购房存在时滞,预计棚改退潮对销售的影响将在2020年集中显现。第三,随着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全面落实,投资需求退潮,销售回归居民自住需求中枢;我们测算,全国住房自住需求从2019年开始平稳回落,2020年同比减少4.9%。同时,仍有两个因素支撑销售面积不会大幅下滑。一是因城施策下,将有更多房价平稳、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适度调整调控政策;二是为加速回笼资金,叠加市场降温预期,房企将继续加大力度推盘和促销。销售金额维持平稳,但增速回落,主要因为销售量小幅减少,叠加房企折扣促销、市场平稳回落下平均售价增速进一步趋稳。 分城市看,区域分化加大。一二线城市较为平稳,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均维持正增长;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和金额小幅负增长。 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占比3.4%、同增9.5%;销售金额占比12.9%、同增20.7%。销售面积小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前期基数低、限价等部分过度严厉的政策调整、市场企稳下刚需入场支撑改善需求住房置换、限竞房持续入市等。销售金额增长,但增速放缓,主要因为保障房限竞房拉低成交均价、部分房企折扣促销。 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占比33.2%、同增1.1%;销售金额占比41.3%、同增2.3%。销售面积小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持续吸引人口流入、户籍制度改革和人才新政帮助新市民置业、部分城市政策调整、低库存下房企加大力度补库存并折扣促销的效果较好等;但受市场预期平稳、前期获利二手房入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减少影响,升幅有限。销售金额增长,但增速回落,主要在于弱二线市场降温,叠加房企折扣促销下销售均价增速回落。 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占比63.4%、同减7.5%;销售金额占比48.8%、同减5.7%。销售面积下降,主要在于2019创历史新高、棚改货币化安置大幅减少影响显现、需求短期内集中释放后疲软、市场降温向低能级城市持续传导;但受益于房企折扣促销、更多城市调整调控,销售不会断崖式下跌。销售金额下降,主要由于销售面积回落、热销城市进一步减少以及房企折扣促销下销售均价增速下降。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超预期回落。 目录 1 2020年政策展望:“三稳”基调下的因城施策修正调控 1.1 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稳定市场,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1.2 新形势下维护“三稳”,全面落实因城施策 1.2.1 市场降温、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压力下的“三稳” 1.2.2 中央加强考核,地方因城施策权限加大 2 2020年销售展望:总量平稳回落,区域分化加大 2.1 总量稳中有降:销量筑顶回落,销售金额保持平稳 2.2 区域分化加大:一二线小幅增长,三四线小幅回落 正文 1 2020年政策展望:“三稳”基调下的因城施策修正调控 1.1 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稳定市场,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当前中央新的房地产政策思路愈加清晰。 第一,以长效管理调控机制来稳定房地产市场、避免大起大落,为住房制度改革创造稳定的行业环境。 第二,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让住房制度从承担的部分宏观调控职能中逐步解放出来,回归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房地产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1.2 新形势下维护“三稳”,全面落实因城施策 2020年是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全面落实的一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仍是政策核心目标,灵活性体现在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基础上,根据房地产市场的不同情况,地方因城施策。 一是在坚持“房住不炒”基础上,继续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过去3年的“稳”主要是防范房价地价大幅上升。当前市场平稳,但部分地区下行压力较大,2020年的“稳”将主要是防止市场大幅下行,避免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冲击。 二是全面落实以因城施策为核心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进一步理清中央和地方的互动关系。中央不再是调控主体,主要通过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目标管理。地方将有更大的决策主动权和更丰富的工具箱,政策精准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升。 1.2.1 市场降温、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压力下的“三稳” 过去的“稳”主要是平抑房价上涨预期,防止房价地价快速上升,但2020的“稳”主要是防止房地产市场大幅回落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造成冲击。主要在于: 第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已实现“三稳”目标,部分城市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土地市场热度明显回落,1-11月百城土地成交面积5.4亿平,同比下降5.4%;土地流拍率在10月一度攀升至25.1%,为2014年以来历史最高点。房价涨幅趋于平稳,1-11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7.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多地二手房价出现下降,70城中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已增至17个,为2016年930以来峰值。居民普遍预期稳定,央行2019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一季房价,50.3%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9.8%预期“下降”,10.6%“看不准”,仅29.3%预期“上涨”。 第二,2020年经济增长具有压力,仍需房地产发挥稳增长功能。我们测算,要实现2020年“两个翻一番”目标,即使2019年四季度GDP增速维持6%,2020年GDP增速也不能低于6.1%。当前贸易摩擦存在不确定因素、国内供给侧改革进入攻坚期。一方面要靠改革的办法来释放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房地产等支柱性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测算,2018年房地产及上下游行业增加值占GDP23.1%,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29.4%;2018年6.6%的GDP增长中有1.9个百分点由房地产产业链贡献,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居民住房消费分别对GDP增长贡献0.4和0.6个百分点。 1.2.2 中央加强考核,地方因城施策权限加大 2020年,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从试点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中央和地方互动关系进一步明确,地方因城施策权限更大。自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来,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从“加快研究”、“建立完善”、“实施试点”、再到“全面落实”。中央不再是调控主体,主要通过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目标管理;地方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拥有更大的决策主动权和更丰富的工具箱,政策精准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升。 2 2020年销售展望:总量平稳回落,区域分化加大 2.1 总量稳中有降,销量筑顶回落,销售金额保持平稳 2019年下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企稳回升,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端房企加大推盘力度并折扣促销。从统计局数据看,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速与销售面积增速差从2019年5月以来持续收窄。从样本房企看,前十大房企单月销售均价同比增速从7月起已连续5个月为负,11月降至-6.7%,降价力度明显。此外,需求端城镇化和住房消费升级的红利平稳释放、部分城市政策调整也是重要的支撑因素。 销售量方面,三个因素决定销售面积减少。第一,在“房住不炒”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基调下,房价上涨预期下降,市场观望情绪上升。第二,今年以来棚改货币化安置减少,2019年前11月棚改开工315万套,仅为2018年的51%。由于从棚改货币补偿到购房存在时滞,预计棚改退潮对销售的负面影响将在2020年集中显现。第三,随着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全面落实,投资需求退潮,销售回归居民自住需求中枢;根据我们此前在报告《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空间有多大》中测算,全国住房自住需求从2019年开始平稳回落,2020年同比减少4.9%。 仍有两个因素支撑销售面积不会大幅下滑。一是因城施策下,将有更多房价平稳、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适度调整调控政策;二是为加速回笼资金,叠加市场降温预期,房企将继续加大力度推盘和促销。 2.2 区域分化加大:一二线小幅增长,三四线小幅回落 分城市看,区域分化加大。 销售面积方面,预计2020年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4%、33.2%和63.4%,同比增速为9.5%、1.9%和-7.5%。销售金额方面,预计2020年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商品房销售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9%、41.3%和45.8%,同比增速为12.6%、0.9%和-7.8%。 三四线销售面积回落,一是2019年开始棚改货币化安置大幅减少的冲击滞后显现,二是市场降温向低能级城市持续传导,三是三四线城市需求在2017年以来集中释放后疲软,四是2019年大概率三四线销量创历史新高、基数高。同时,三四线城市销售不会断崖式下跌,供需两端均有支撑因素,供给端将继续受益于房企折扣促销、需求端则受益于更多城市调整政策。销售金额小幅减少,主要由于销售面积回落、热销城市进一步减少,以及折扣促销下销售均价增速下降。 “房地产周期”系列研究: 70、房地产税的最佳出台时机和预期影响——房产税系列之三,2019年11月20日; 69、什么是房企资产负债率的合理水平?——行业对比和国际视角,2019年11月14日; 68、中国房地产:问题、难题与建议—“激荡二十年”系列三,2019年10月24日; 67、客观评价房地产的历史贡献—“激荡二十年”系列二,2019年10月23日; 66、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功过—“激荡二十年”系列一,2019年10月22日; 65、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空间有多大,2019年10月11日; 64、如何识别房企风险?—透析房企财务指标背后的秘密,2019年09月25日; 63、房产税的改革历程和实践效果——房产税系列之二,2019年09月17日; 62、房地产税征收的国际经验,2019年09月05日; 61、香港高房价困境是如何形成的?,2019年08月19日; 60、发达国家如何监管住房租赁市场?,2019年08月13日; 59、告别短期刺激,房地产融资向何处去,2019年07月31日; 58、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政策周期与风险评估,2019年07月18日; 57、全面回顾中国住房制度:成就、反思和改革,2019年07月12日; 56、国际宜居大都市和美丽乡村如何建成?英国经验,2019年06月28日; 55、控制供地+货币超发=高房价——英国住房制度启示录,2019年06月27日; 54、房地产投资拐点已现,2019年06月14日; 53、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三种未来,2019年06月12日; 52、中国房企未来发展之路:新加坡REITs模式经验,2019年06月11日; 51、中国房企未来发展之路:美国专业化金融化模式经验,2019年06月10日; 50、香港龙头房企如何玩转房地产?,2019年06月04日; 49、钱流进房地产了吗?,2019年05月06日; 48、日本住房制度启示录,2019年04月09日; 47、日本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终极逻辑,2019年04月02日; 46、发达经济体房地产税怎么收?,2019年03月18日; 45、房地产税能否替代土地出让收入?,2019年03月11日; 44、美国60年房地产大牛市如何终结?,2019年03月08日; 43、美国如何造就60年房地产大牛市?,2019年03月07日; 42、当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19年02月19日; 41、传统周期延续,还是长效机制破局?——201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2018年12月26日; 40、高房价之困 ——香港住房制度反思,2018年11月07日; 39、新加坡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住房制度启示录,2018年09月20日; 38、中国人口大流动:3000个县全景呈现,2018年09月17日; 37、全球房价大趋势,2018年08月23日; 36、全面解码德国房价长期稳定之谜——德国住房制度启示录,2018年08月20日; 35、当前房地产融资渠道和形势,2018年08月13日; 34、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中国,2018年08月02日; 33、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国际经验,2018年08月01日; 32、棚改货币化即将落幕:去库存任务完成,深刻改变三四线房地产,2018年07月20日; 31、中国人口大迁移,2018年07月10日; 30、房地产政策分析框架:工具、效果与反思,2018年06月19日; 29、房地产调控的城市迁移与博弈,2018年06月13日; 28、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回顾、反思和展望 (2014-2018),2018年06月11日; 27、城市“抢人大战”:高质量发展、大都市圈战略和土地财政,2018年06月07日; 26、粤港澳大湾区:引领新一轮开放创新,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06月06日; 25、住房租赁融资:渠道与风险,2018年04月08日; 24、《房地产周期》导论,2017年09月19日; 23、从春秋到战国:房地产进入强者恒强的王者时代,2017年07月19日; 22、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06月20日; 21、新首都 新北京,2017年05月16日; 20、从国内外新城建设经验教训展望雄安新区未来(国内篇),2017年04月23日; 19、从国内外新城建设经验教训展望雄安新区未来(国际篇),2017年04月23日; 18、雄安新区:大手笔打造新增长极和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04月07日; 17、三四线城市地产销量火爆:去库存和挤出效应,2017年03月13日; 16、房地产调控二十年:回顾、反思与抉择,2017年03月08日; |
- 上一篇:买卖经适房生嫌隙违反政策协议无效
- 下一篇:降准对房地产十大影响 下行趋势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