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都市区扩至21区 图源:CRIC 至于重庆将如何建设主城都市区?首先是突出‘互联互通’,促进基础设施同城化。其次是突出‘互补联动’,促进产业体系同城化。第三是突出‘分步推进’,促进城市建设同城化。最后是突出‘机制创新’,促进城乡治理同城化。” 人才落户“宽门槛” 关于重庆连续出台针对“学区房”的系列政策,网友还可参考我们此前发布的《【楼市挖掘机】30天内连发2条新规,学区房就此“打入冷宫”?》 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长寿区、江津区、南川区、璧山区; 影响:重庆作为房产税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已开始施行房产税政策,截至2020年,“高档住房”房产税起征点已上调7次了,房产税起征点的上调,一方面是紧跟重庆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步伐,让房产税的收取更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为重庆高档住宅的标准划定了参考值,从侧面抑制房价上涨,稳定重庆楼市。 公民同招、入学资格禁止与商品房销售挂钩 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涪陵区、綦江区、合川区、永川区; 桥头堡城市:大足区、潼南区、铜梁区、荣昌区。 5月18日,重庆市教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入学资格不得与商品房销售挂钩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各义务教育学校严禁与房产开发企业签订接受商品房买受人入读中小学的合同或合约协议,房地产企业严禁以书面或口头承诺方式与商品房买受人签订或约定中小学入读协议。 本文来源:网易房产重庆 责任编辑:毛练_cq10进行深度了解。 影响:重庆连续出台针对“学区房”系列政策,旨在是构建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去除招生特权化。锐理数据指出,政策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将原有民办生源进行了分流,“公民同招”对学位房形成一定打击,可规范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上半年,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重庆出台多项举措,缓解疫情对中小企业、房地产业的影响,再次放宽人才落户门槛;后期,上调房产税起征点、禁止入学资格与商品房销售挂钩,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再后来,将都市区扩至21区,促进新的发展机遇…… 1月1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从2020年1月1日起,重庆市主城个人新购高档住房房产税起征点由2019年的17630元/㎡调整为19587元/㎡。 4月1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新修改的《重庆市户口迁移登记实施办法》,放宽经商、人才、学生、职工等落户条件,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董建国认为:“重庆市委根据全市发展现实,从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品质四个方面,全面部署推进主城都市区建设。 中心城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2019年&2020年落户政策对比图 5月7日,重庆市教委印发《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两江四岸”核心区:以长嘉汇景区16平方公里为核心、联动周边形成约50平方公里的区; 总体来说,2020年重庆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坚持“稳中有进”思路:一方面着重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在加快研究建立长效调控机制,迎接新的挑战。 影响:此次主城扩区是在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庆发展“一区两群”发展要求下提出的战略部署,21个区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大都市区,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效提升城市群的集聚吸附力、对外辐射扩张力,后期将会在互联互通、产业布局上有持续发力。 房产税起征点上调 5月9日,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召开,重庆将由主城9区扩至主城都市21区。 对此重庆大学建筑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原市国土房管局专家库成员王林教授认为:“重庆市放宽户口落户限制,来使得城市更快地聚集更多的人口,人口实际上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它也是消费主体,对于我们构建国际消费中心、打造国际化都市、构建成渝双层经济圈都有积极作用。当然它对房地产的影响,就是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影响:《重庆市户口迁移登记实施办法(新修订)》,方便了在我市落户的人才就业创业,放宽了务工经商落户条件,拓宽了人才落户范围,取消了学生落户时限。与其他城市相比,重庆的人才落户门槛实际上更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