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亿元全部无法兑付 6月15日,招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1号至15号产品在3月30日到期后,均无法完成兑付,总规模超23亿元。 五矿信托是上市公司五矿资本的控股子公司,根据五矿信托官网披露的信息,鼎兴系列共披露了15期产品公告。多份五矿信托-鼎兴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信息披露公告显示,该信托计划用于受让深圳五顺方买断持有的供应商对世茂集团旗下项目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世茂集团关联公司世茂建设为债务人的偿付义务提供差额补足。 据报道,目前1-5期产品的投资者已收到本金兑付,兑付金额为20%本金;另有投资者表示,已收到该系列信托计划申请展期18个月的通知。在世茂建设关于寻求项目展期方案的《回函》中,该公司申请本信托计划到期日顺延18个月,在原定到期日后的30个工作日(含)内偿还不低于本信托计划信托本金总规模的20%;在原定到期日后的13-15个月(含)期间偿还不低于本信托计划信托本金规模的25.33%;在原定到期日后的16-18个月(含)期间偿还本信托计划剩余全部信托本金,及其他应偿还但未偿还的信托利益。 方斐/文 “五矿信托-鼎兴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于2021年3月30日,之后两个多月,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产品陆续成立,产品期限均为12个月;其中,鼎兴12号-15号于2021年6月18日成立,产品到期日为2022年6月18日。 此次游戏新贵米哈游和零售银行之王招行同时卷入五矿信托产品违约事件背后,折射出房地产不景气导致信托公司频繁爆雷的现状,也让代销信托产品的招行的房地产业务风险浮出水面。如果处置不当,招行多年辛苦积累起来的品牌信誉可能会毁于一旦。 有“零售之王”美誉的招商银行在零售客户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截至2021年年末,招行零售客户数为1.73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同比增长9.49%;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招行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为367.20万户;私人银行客户(指在招行月日均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为12.21万户。由此可见,作为中国零售银行的典范,客户是招商银行的核心资产,也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面对23亿元信托产品均无法兑付的困境及投资者的质疑,监管也不得不出面应对。5月27日,银保监会向投资人发出了《银行保险违法行为举报告知书》,针对投资人反映的招商银行总行风控把关不严、故意隐瞒信托产品信息等问题,银保监会要求投资人进一步提供证明材料。6月7日,投资人已向银保监会提交了相关证明材料,以及补充举报招行存在的新问题。 统计显示,2021年,房地产信托违约规模达到917亿元,至少有64家信托机构踩雷。此次游戏新贵米哈游和零售银行之王招行同时卷入五矿信托产品违约事件背后,折射出房地产不景气导致信托公司频繁爆雷的现状,也让代销信托产品的招行的相关风险浮出水面。 刚刚经历了行长更换风波的招商银行,又将直面因代销的五矿信托产品无法兑付而引发的舆论危机。 截至2021年年末,招行境内公司房地产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为5114.89亿元(含实有及或有信贷、债券投资、自营及理财非标投资等业务),较2020年年末增加3.48%,其中,境内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559.77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加136.57亿元;与此同时,招行境内公司房地产领域贷款不良率达到1.39%,较2020年年末大幅上升1.16个百分点。 凭借强大的客户优势,招商银行在银行代销信托领域遥遥领先,代销信托成为招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业务之一。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代理信托类产品销售额4151.41亿元,同比下降11.51%,这主要是在“房住不炒”和“回归金融本源”等房地产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招行主动调整业务方向所致。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零售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37.5亿元;其中,代理信托计划实现收入69.1亿元,仅次于代销基金收入和代销保险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