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通报最新情况: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普惠小微贷款21.8万亿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07-17 18:18
妃来横祸第二部 周笔畅方大同 返老还童 美国电影 荷兰白雪皇后

   7月14银保监会举行通气会,对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普惠金融最新发展情况、相关机构服务新市民群体亮点做法等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回答了当前的市场热点问题。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监管引领,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经营和风险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9192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60.4万亿元,同比增长9.6%;保险业总资产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7%,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余额7.6万亿元,拨备覆盖率201.3%。

  保险业务保持平稳发展。1-6月,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5.1%。保险业赔款支出与给付累计7768亿元,同比增长3.1%。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3.7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增速11.2%。

  一方面,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速22.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7.5万亿元。

  另一方面,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1-6月制造业贷款新增3.3万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的1.9倍;6月当月,中长期贷款新增1.85万亿元,较5月多增1.23万亿元;票据融资在6月份新增贷款中占比显著下降。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

  助力稳经济,小微企业等群体不可忽视。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上半年银保监会完善细化监管政策,出台针对性措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帮助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应对疫情冲击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纾困解难,恢复发展。

  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普惠领域金融供给,持续增量扩面。截至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6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681.33万户,同比增加710.02万户。截至5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指导银行完善内部定价机制,推动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二是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出台实施新一轮金融帮扶政策。初步统计,截至6月15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为123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贷款本息金额共计2.78万亿元。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截至6月末,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9.46%、30.11%、17.22%。积极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创新型企业支持,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信息对接机制,推动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开展县域存贷比提升行动,推动金融资源向县域倾斜。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要任务,督促各产粮大县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立足农村居民现金存取、汇款、支付、领取补贴、生活缴费等金融需求,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基本全覆盖。

  四是完善监管评价体系,深化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督促金融机构对照评价评估结果查漏补缺,重点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动力和能力,夯实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等。

  五是协同发挥政策合力,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指导银行积极参与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研发基于数据信息的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产品,重点加强信用贷款支持,提升普惠群体金融获得感等。

  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新市民

  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称,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指出,目前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今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介绍了相关机构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最新情况和亮点做法。统计显示,截至目前,22家银保监局会同省(区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1798家银行保险机构共有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新市民。

  成效方面,一是创新产品和服务,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通过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持续优化保险服务等方式,扩大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服务供给。

  二是加强住房金融服务,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三是完善健康和养老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基础民生领域保障。通过完善健康保险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优化社保和医保服务等方式,强化对养老行业的金融支持。

  四是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加强新市民培训教育金融服务。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助学贷款相关政策要求,支持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

  五是针对新市民特点,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积极优化开户等基础金融服务,并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三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协调,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新市民合理金融需求: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二是推动强化经验交流分享,三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6月房地产贷款新增1584亿,不良率处较低水平

  近期,不少地区楼盘延期交付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当前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房地产市场情况如何、房地产资产质量是否平稳、监管部门对于预售资金监管情况怎么样、下一步如何继续推进“保交楼”工作?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称,6月份,房地产贷款新增1584亿元,房地产信贷整体运行平稳。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