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 双碳 " 投资可关注的重点领域,陈文辉介绍,一是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和绿色基础设施是投资布局的优质资产;二是中国低碳技术市场处于真空阶段,初创企业仍有不少机会,可开展早期投资;三是重点关注 " 双碳 " 与数字经济结合的领域;四是提前研究碳交易及其衍生出的碳资产,或将成为下一重要的资产种类。 陈文辉指出," 双碳 " 投资中要把握 " 周期性 " 规律。他认为,实现长远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但也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很长周期的过程," 所以我们可能在中间也不能一轰而上,不能把煤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去年的拉闸限电等等问题。" 陈文辉表示,从金融角度来看,银行信贷应该把握对 " 双碳 " 领域的投放节奏,同时投资也应当把握产业发展规律。 最后,陈文辉表示," 双碳 " 的转型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如果转型成功,通过资本推动技术进步带来整个社会治理的创新,实现带动,将又是飞跃的一次机会。 // 胡晓炼:我国有众多新的投资增长点 // 胡晓炼表示,我国是世界储蓄水平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高达 70% 以上的居民资产变成砖头堆积存放,其中相当一部分超出自身实际居住需要,无疑是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把丰沛的储蓄调动起来,运用好,投入资本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投资来源。 胡晓炼认为,新的投资增长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交通、能源、水利、国土治理、农田改造、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面临巨大的公共投资需求。据有关方面测算,每年仅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投资就高达 3 万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 3 个百分点。二是数字经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这些领域是新一轮企业和民间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新一轮投资不但规模巨大,质量与过去传统的 " 铁公基 " 相比,也将全面提升,是实现我国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前景可期。 " 开展新一轮投资,完善长效投融资机制是基本保障。"胡晓炼强调,对于相当一部分具有准公共性质的项目投资,短期收益虽然不明显,但长期收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支撑。为满足此类项目投资需求,需要拓宽可负担的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可以考虑充分利用中央政府高信用等级优势,扩大中央专项债券发行;拉长债券发行期限,增加 30 年及以上期限债券发行,目前这一长期限债券占比不到 4%,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发挥利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作用,带动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市场作用,把准公益性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付费作为普遍方式,采取低费率、长周期实现项目使用周期、融资周期的现金流全覆盖。 同时,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激发企业和民间投资。胡晓炼表示,要把丰沛的储蓄调动起来,运用好,投入资本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投资来源。 在大力建设资本市场方面,加强公司治理至关重要。她认为,投资机构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操守,勤勉尽责,监管机构做到 " 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 "。 此外,要继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吸引全球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胡晓炼强调,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战略任务。中国资本市场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通过开放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吸纳和包容能力。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已位居全球第二,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大大提升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支持力度。 // 王兆星:应不断创新和丰富房地产金融政策的相关工具 // 王兆星指出,金融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围绕科技创新企业的不同阶段特点,打造差异化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产品服务,有效运用各种金融直接和间接的融资工具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王兆星认为,人民的储蓄倾向较高,而消费的意愿在下降,可能会有疫情的干扰。但出于对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担忧,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下降、失业等问题,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降低消费,因此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同时,M2 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企业部门、个人部门融资扩产和扩大投资的动力较弱。 " 房地产也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王兆星表示,房地产企业通过(再建)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金融体系充裕的流动性向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传递不够顺畅。金融机构也面临着 " 资产荒 " 的问题。这也意味着货币向资金,向有效投资这种传导的渠道有些问题。 "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新旧模式转换重要阶段。"王兆星表示,金融机构应在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前提下,满足受困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保持对房地产产业正常贷款。针对居民购房意愿的下降和市场观望情绪,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房地产政策,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要积极探索房地产健康发展新的发展模式,也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房地产金融政策的相关工具。 王兆星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资金投放,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引导商业机构提供配套金融支持。但开发性、政策性工具也要注意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使用效率。同时,要引导促进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商业资金进行跟进。 王兆星还建议,要加强对有效投资,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我国目前还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投资的潜力、投资的需求、投资的空间非常巨大,包括刚才提到的绿色转型、" 双碳 " 目标,这些都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此外,他还表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全面分析研判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及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及时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防范高风险 " 影子银行 " 反弹回潮,强化监管严防资金脱实向虚,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和各类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维护区域信用环境和金融秩序。 (Wind 综合中证网、新浪等) Wind 用户在金融终端输入 CM>>> 即可根据获取获得宏观经济最新研究结果 包含投资、消费、外贸、信贷等宏观经济板块 MS>>> 即可根据获取实时获得股市最新动态 包含行业估值、资金动态、指数变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