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个半月,2022 就要迎来尾声了。 这一年很多人说,不亏钱就是赚钱。 大环境笼罩下,股市,楼市,各行业,绝大部分人都受到了寒气的波及。 作为一名 " 地产观察员 ",我曾在一天内听过两个前辈说,这是近十年里楼市最差的一年。 现距离 2022 收官仅剩最后一季,今年到底还有没有希望了? /1 " 惨淡 " 回望 1-9 月的成交数据,你会发现 2022 的走势红线,与前三年相比格外显眼。 图:2019 年以来 100 个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面积走势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根据中指数据显示,新房成交规模方面,2022 前三季度重点 100 城月均成交面积约 3143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8.1%,低温状态持续。 三季度也并未因为 " 金九 " 的存在,成交出现明显好转。 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 327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7.9%,环比小幅增长 2.9%,是近几年同期最低水平。 9 月环比略有增长,但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仍超 20%。 划分城市梯队来看,一线城市成交明显好于其他区域。 图:2020 年以来各梯队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面积同比走势 前三季度,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 24.4%,二线代表城市则同比下降 39.0%,三四线代表城市同比下降 39.2%。 三季度,一线回暖相对明显,降幅较二季度收窄超 30 个百分点,9 月同比转增。 这一年,分化将变得更加明显。 从房企端来看,多数房企前三季度目标完成率不足六成。 1-9 月,TOP100 房企销售额均值为 540.8 亿元,同比下降 45.1%。 千亿房企阵营持续缩水。前 9 个月,千亿以上房企共计 15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 12 家。 2022 年 1-9 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TOP10) 整体看,惨淡。 一方面 yq 时不时的多点重来,同时还有 td 等事件的出现,前三季度市场成交有所放缓。 /2 " 暖风 " 大家应该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今年听松绑新政,已经听麻了。 图:2022 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频次 表:三季度主要政策类型出台频次对比 优化限购限贷、调整公积金贷款比例、购房补贴、房贷利率 ...... 大大小小几百次调控,已经见怪不怪。 节前,官方连着两天又释放新政三连,救房地产态度明显。 9 月 29 日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文,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 2022 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9 月 30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 年 10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自有住房卖一买一,免个税。 9 月 30 日,央行时隔 7 年再次下调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 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15 个百分点,5 年以下 ( 含 5 年 ) 和 5 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 2.6% 和 3.1%。 四季度冲刺季已到,暖风更要跟上。 今年,目测要从年头松到年尾。 /3 " 小步 " 救市,要救,但也不能用力太猛,房住不炒的基调还是没变。 所以今年松绑的调子,是高频,小步。 这样看下来,四季度的趋势就很好判断。 市场情绪会慢慢修复,但不会迎来 V 型回弹。我个人看来,现阶段已经处于U 型底的右端。 目前,各城市各板块的分化已经写在了销售成绩中,同时分化在价格上的反映更明显。 等房价如葱的,鹤岗们房价会如葱,北京一定是金丝葱。 附: 看上图可以发现,即便成交规模缩减,但房价表现依旧坚挺,比如你看最显眼的北京。 之前我提过很多次核心板块核心资产,它们的抗风险能力,如寒冬中的貂皮大衣一般。 今天这篇文章没那么多情绪,直白的给大家展现了今年过去几个月的数据,官方的态度,救市的策略,以及我的判断。 后台总有小伙伴留言问,还买不买,怎么买。 其实很简单,还买不买,有需求,得买。 怎么买,以需求匹配为出发点,是刚需 / 改善 / 或者全部购房人的指向线。 大趋势已经很明朗,暴涨很难,但跟上大盘、小跑跑赢大盘在北京也并没有那么难。 |
- 上一篇:李宇嘉:深圳楼市回暖的真相
- 下一篇:中国百强镇房价:79镇破万 东莞“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