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被罕见提出 7月26日,中央召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央会议一般会在4月底召开一次分析一季度的经济形势,7月底召开一次讨论半年形势,12月初一次讨论全年定调。这些会议被认为是观察中国宏观政策方向最佳的窗口。 就如有的观点所称,说中国存在楼市泡沫,没人拒绝;说楼市存在巨大泡沫,大部分人也不会拒绝;说楼市泡沫会破裂,大部分人会将信将疑,甚至很多人认为楼市泡沫还将继续扩大,还远未到破的地步!这就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迷之存在。 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眼下房地产市场引发社会各界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即将崩溃的担忧。国内外不少分析认为,我国可能会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结局,我国经济也会像日本经济一样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但是对楼市泡沫成因的差异,导致了对楼市泡沫前景看法的不同。 破与不破未有定论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511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5个
摘要: 中央7月26日召开会议,会议不仅宣布今天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还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相关的新闻稿中提到“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其中抑制资产泡沫的说法引起广泛关注。外界普遍认为官方“抑制资产泡沫”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楼市泡沫在多番诸如“狼来了”的预测过后,真的会在下半年开始破灭么? 认为楼市“泡沫”存在的判断依据主要有:超高的租售比、超高的房价收入比,以及其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指标等。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通用指标早已大大超越了国际警戒线,横向比较,有研究机构测算,中国当前仅北上广深的地价就可买下半个美国;纵向比价,房价增长持续大幅度超出其它价格(如消费价格、工业价格)的增长,房地产行业增长持续大幅超出工业增长、整体经济增长,并显然伤害到了实业发展。 房地产由于其深且广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过去很长时间内被政府定位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多年的房价上涨,导致民间怨声载道,政府也多次宣布要调控楼市,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成效。今年4月份,鉴于楼市调控措施放松后引起的房价暴涨和交易“火爆”局面,政府曾试图收紧通过楼市政策来浇灭楼市“虚火”。然而,政策的收紧无改各地“地王”竟出的现象,房地产市场似乎又迎来了一波春天。
中央7月26日召开会议,会议不仅宣布今天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还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相关的新闻稿中提到“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其中抑制资产泡沫的说法引起广泛关注。外界普遍认为官方“抑制资产泡沫”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楼市泡沫在多番诸如“狼来了”的预测过后,真的会在下半年开始破灭么?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对房地产价格的各种衡量指标在中国是不适用的。人们因此找出了很多中国高房价合理的理由,这些理由到现在为止还都无法证伪。比如有观点称,首都——北京目前的房价和很多北京普通人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五环内均价6万左右的房价,对于当地普通工薪阶层而言,不要说一辈子,就是从乾隆爷时候开始攒钱,也买不起。北京的房价对应的是整个中国,甚至全球的有钱人,拿中国的钱和北京的房子比,仍然是钱多,而不是房子多。这就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房价绝对值远高于很多国际大都市,但房价仍然会上涨的原因。所以拿房价收入比来衡量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根本不适用。 官方新闻稿显示,此次会议对于政策的定调仍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次会议上,主要明确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要采取正确方略和有效办法推进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泡沫”在此前的政治局会议中甚少被提及,而此次会议中提及的“去库存”、“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抑制资产泡沫”等字眼都与房地产市场有密切关系。外界普遍认为,“抑制资产泡沫可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潮起自媒体门户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