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以来,中国公司已在美国股市走过20年的历程。但企业赴美上市并不意味着从此驶入发展快速车道。事实上,这20年来,“信任危机”、“集体诉讼”这样的词语不断困扰着在美中概股。 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7个月后,聚美遭PomerantzLLP发起集体诉讼,指控聚美优品及其特定高管向投资大众发布了错误的、误导性的声明。随后4个月里,聚美优品市值缩水60%以上。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会计学教授Douglas Skinner认为,中国和美国企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差异性是中概股近年来屡遭质疑的关键因素。 同样持此看法的还有长江商学院会计学助理教授张维宁,他表示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概念股近年来表现不佳,屡遭当地研究机构做空,这除了与中美之间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的巨大差异有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难以适应美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数据显示,2011年8月-2012年8月,短短1年时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经退市的数量达到23家,其中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有15家。 而2015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上多只中概股都提起私有化要约,中概股回归的热潮是愈演愈烈。不过,至今已有24年看盘经验的湖南兴盈泰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认为,企业最初选择海外上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外上市没有盈利限定(即注册制)这一标准,那么只要国内不推出注册制,海外上市的潮流就不会轻易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