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评论已有条评论 看全文 相比前几轮地王潮,这一轮资金更为庞大,动辄百亿,因此,更多的高价地块捕获者选择了携手合作。金地集团(600383,股吧)不久前在上海拿下88亿总价地王,就要引进一家合作伙伴。据接近金地的人士透露,不是龙湖就是招商。“现在只要你拿下了一块地,就有人找上门来合作。”这位人士补充。 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曾形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越来越像是大象之间的游戏。投射到现实,就是热点城市高价地块频出、龙头房企抱团取暖,成为了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写照。 另一些小房企已陷入亏损境地。绿景控股(000502,股吧)(000502)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3.44万元,同比下降35.62%;实现净利润-2318.42万元,同比下降330.62%。 中原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很多房企在加强成本控制以及提高周转速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两方面的发展终究会遇到瓶颈。他指出,房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战略转型。 高价地块的“角逐战”中,频现国企和央企的身影。货币宽松政策的宏观背景,令央企的融资成本更低,也给了他们拿下区域最高价地块的底气。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土地市场总价超过15亿元的105宗高价地块中有52宗被国企获得,合计成交金额达1785.8亿元,占比为54%,国企拿下了过半的区域最高价地块。 花样年提供的资料显示,加上此次收购的万达物业6400万平米估算,花样年旗下社区物业管理规模将突破4.3亿平方米,成为全球物管面积最大的公司。 截至8月24日,Wind数据显示,75家已经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1%。其中,4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2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上市房企业绩分化明显。 转型,或者消失 但对于大部分中小型房企来说,情况就不那么乐观。没有充足的资金,他们早早地被拦在了买地的大门之外。有一家深圳本地的小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地价过高、融资成本也不具有优势,通过招拍挂拿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目前只能够通过部分旧改的项目在夹缝中求生存。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也有不少中小型房企选择被收购。最受关注的是,被恒大控股的嘉凯城(000918,股吧)以及举牌的廊坊发展(600149,股吧)。此外,融创中国也发起多项大标的收购案,拟收购多家中小房企。 你可能会喜欢 不少中小型房企早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转型路上起步较早的花样年,如今已经成为了社区服务领域的佼佼者。其旗下现已有花样年、彩生活和美易家三大上市平台,并已经将万达物业收入囊中。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银河证券机械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华君、陈显帆指出,华丽家族目前是“科技+金融”双驱动,是“中国制造 2025”优质标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显示,不少中小型房企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格力地产(600185,股吧)那样的好资源。无论是被动的并购、还是主动的转型,或许将使这些陷入发展困境的房企,步入新的发展轨道。而那些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将会被淘汰。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保利和碧桂园这两家“千亿房企俱乐部”的房企,今年在佛山也已经共同开发了两个楼盘;而碧桂园合作的对象也不仅仅保利一家,此前碧桂园与万达签约将在汕尾碧桂园的商业地块上联合开发万达商业广场,将这个项目打造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商业综合体。 这意味着,即使在火热的上半年,也有房企没有赚到钱,它们大多是中小房企。张大伟预测,“将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房地产公司离开房地产领域,而房地产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但也有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就认为,华丽家族转型的几个领域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最难成功的,“越靠近房地产周边的领域转型就越容易,反之风险越高。” 大型房企的合作也不仅仅局限在房地产开发领域。5月份,恒大和招商局集团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多产业的全面合作,地产、金融、互联网、健康及文化旅游等产业将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点领域。在地产领域,双方将在住宅、城市综合体、绿色建筑等方面加强紧密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