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平,前瞻网特约经济学人、观察家高级经济师,知名财经评论家,每日经济智库专家、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MSN专栏作家。现为上海富大集团公司首席经济师、上海新沪商集团战略投资顾问。
倾全力扑向国内房地产市场,这样做的后果很危险。除非中国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不断的给房地产加杠杆。一旦后续杠杆资金难以持续,就会造成内地房地产崩盘裂度要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经济危机。 Q1:股市近况如何?
继9月8日创14年新低后,昨天(9月20日)沪指振幅再度刷新14年新低。上证综指最低3015.88,最高3027.82上下波动就12个点,振幅仅0.3945%。上证综指最近一个振幅低于这个数值的交易日是2002年9月13日,当时振幅为0.2859%,该振幅也是2000年以来A股最低振幅。
从成交额来看,昨日(9月20日)两市成交3561亿元,只有去年最大成交额24205亿元的一个零头。真是太冷清了!游资也没得玩了,前一天还火热的核电概念股,第二天就歇菜,早就没了可持续性。当前股市行情走得实在太磨人了。
对此,专家们指出,2011年至2013年几年市场低迷时,窄幅波动也是常见。但能否将窄幅波动来推导后市趋势,这个实在是难。而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在当前3000点位置,大家买卖的意愿都不是很高。买卖双方早已无心恋战。
而笔者认为,千股涨跌停已经远去,现在进入了千股横盘时代,各路资金都奔向了房地产市场。这直接导致8月70个城市的房价全部上涨,不论是新建商品房住宅平均环比涨幅(1.26%),还是二手房住宅平均环比涨幅(0.89%),均创造了2014年以来最高峰值。 Q2:房地产市场近况如何?
实际上,在继9月19日,杭州房市成交单日突破了5105套之后。9月17日,某楼盘在济南奥体中心开盘了,首期推出1224套房源,仅用了两个半小时便被一抢而空,销售额达11.06亿元。就连媒体也惊呼,没想到如此疯狂,几百万的房子像买白菜那样被一抢而空。
不过,笔者认为,各项房地产金融数据都在支撑着国内各城市的房价泡沫快速膨胀,其后果将远比去年“崩盘式”的股灾更严重。 Q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一,房贷占居民中长期贷款比例在快速增长,这也说明了全民为房巅狂。2016年3月、6月购房贷款占居民中长期贷款比例均超过90%,此前该数据最高为2014年,当时的占比只有85%。
同时,个人房贷增量持续大涨。今年上半年,个人购房贷款增量达到2.37万亿元,去年整年的增量也不过2.66万亿元。
而统计局的数据更是揭示了,银行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当作优质资源来开发,是导致居民加大杠杆率的原因。1至7月份个人按揭贷款13305亿元,增长54.6%。显然,全民加杠杆猛于虎,系统性风险正在骤增。
其二,个人房贷余额增速惊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个人房贷余额为16.55万亿元,按照此推算,到9月底房贷余额将达到17.9万亿左右。这其中的11万亿是在2011年9月之后产生的,短短的5年时间,房贷余额从6.9万亿狂飙到17.9万亿。
倘若再加上开发商、中介商提供的首付贷、消费贷等,中国的房市杠杆的资金规模至少19万亿。
其三,居民杠杆率在快速增长。中国的居民杠杆率近年来增长非常快,居民的负债占整个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5%,而2016年有望达到44%。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在次贷危机、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时的水平。
其四,融资成本过低,地王在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开发商负债率快速上升。今年以来开发商集中发行公司债,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另一个杠杆,由此诞生300个“地王”。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26日房企公司债融资规模达到6534.6亿元,平均利率仅为5.16%,规模达到2015年全年的151%。
从上面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虚假繁荣,泡沫正在愈吹愈大,这都是盲目加杠杆惹的祸。这让我们想起了2015年的股市大崩溃,也是监管当局之前默许场外配资的存在,而且去年股市的杠杆资金还仅不到4万亿,与现在房地产市场的19万亿的杠杆资金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之前是大量资金“脱实向虚”涌入虚拟经济领域,现在由于资金杠杆作用,各路资金又抛弃A股,倾全力扑向国内房地产市场,这样做的后果很危险。除非中国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不断的给房地产加杠杆。一旦后续杠杆资金难以持续,就会造成内地房地产崩盘裂度要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经济危机。 |
- 上一篇:港媒称楼市萧条折射东北困境:经济下滑人口外流
- 下一篇:警惕楼市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