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政总署9月14日发布的消息称,李嘉诚的长实地产子公司裕辉投资有限公司击败17个财团,以19.53亿港元(约2.51亿美元)夺得沙田九肚地块,大幅高于市场估值12.2亿至14.6亿港元。 李嘉诚四年来首度出手,对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情绪将有所提振。无独有偶,就在 上个月,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新鸿基地产以24亿港币的价格拍下了沙田的另一地块。这是2015年6月之后,新鸿基在香港拍下的首块住宅用地。 过去几年,李嘉诚连续大举抛售中国香港和内地物业,并将数以千亿计的资金投入欧洲,尤其是英国,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如今李嘉诚香港拿地,是否意味着他“杀”回来了?疲弱的香港楼市已迎来抄底良机? 时隔4年,李嘉诚香港再拿地 李嘉诚拍下的沙田九肚该地块被指定用作私人住宅建设,楼面面积最高可达22676平米。这是2012年之后,李嘉诚首次从香港政府处购买用于住宅建设的用地。 沙田市地段第614号的地盘面积约为6299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最低和最高的楼面面积分别为13606平方米及22676平方米。 据香港地政总署的统计,2011年,李嘉诚买下了当年37%的政府出售地块,2012年拍下了6%。长实上一次竞得政府地皮,是2012年年底,以逾29亿港元,每平方尺楼面地价5160港元,投得马鞍山白石彩沙街地皮。 之后,长实虽然有多次参与政府卖地投标,以及港铁及市建局推出的大型项目外,但多数都没有收获,显示其趋于谨慎的风格转变。当然也与李嘉诚转战海外资产如英国有关。 ▲2011~2016年,李嘉诚在香港买地情况(桔色:长江实业;蓝色:其他地产商。数据来源:香港地政总署;图片来源:彭博) 有评论认为,李嘉诚再次香港拿地,对香港房地产市场是一种鼓舞,意味着李嘉诚重新看好香港楼市。 李嘉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就在8月下旬还有消息传出,李嘉诚欲甩卖香港最贵写字楼——中环中心,此举引发市场惊呼:李嘉诚撤资,这次连香港的地标性写字楼中环中心都不想要了?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根据交易记录,中环中心的顶层单位在今年6月以5亿港元的价格售出,面积为13213平方英尺,平均每平方英尺的价格达37842港元,是全香港最贵的商厦。 市场人士称,一旦中环中心出售,估价绝对不会低,目前市场上甚至叫价超过500亿港元。相信市场上仍有很多准买家都在接洽卖家,而真正有实力买下中环中心的买家,应是中资大型企业。 而到了9月中旬,画风突变转而又在香港拿地,李嘉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因大型地产公司的一桩个案而简单判断他的目的。一般大型地产公司出售非核心资产,并非看淡后市,往往是公司优化资产组合的一个步骤。 以中环中心为例,如果真正出售,绝对拥有很高的溢价空间。套现后可以再投资香港市场,用于买地或投资于其他的产业。更有可能的是,干脆趁英国脱欧后资产低估时进行抄底。套现的真正目的,要视乎具体的商业策略。 另外,对于长实此次高价拿地,市场猜测,是不是与其在英国投资遇挫有关? 目前并没有足够理由来支撑这一说法。 李嘉诚的英国账本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糟糕。46%业务放在欧洲的长和实业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49.21亿港元,同比增长了3%,其中,欧洲板块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1%,增幅远远超过其他区域。 这是因为李嘉诚在英国加紧布局的也都是刚需板块,尤其是水电煤这类垄断性的民生必需品,这秉承了他一贯稳健的作风,因此实际受影响并不大。 李嘉诚8月在长和系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中写道,英国脱欧已成定局,将于未来至少两三年间,为英国及欧洲带来不少负面挑战。 但是他也表示,公司在英国和欧盟的投资及经营绝大部分皆为民生必需品,所以相信根基仍属稳固,公司在英国及欧洲的现有业务仍可维持安定合理回报。在现有业务方面,将继续寻找新机会,他不认为公司会将英国从业务组合中剔除。 当然英镑贬值,李嘉诚的资产也打折。由于欧洲货币贬值,长和实业旗下在欧洲的3个公司整体收益下降了1%。而退欧公投对长和实业的具体影响很可能要到三季度才能得以完全体现。 所以,简单的把拿地认为李嘉诚杀回来了,实则想太多。这次香港拿地很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业务布局而已:价格高估的项目卖掉,合理的则出手抄底,仅此而已。 而且李嘉诚之前就在公司半年报中表示,长实地产将按既定计划在中国香港、内地以及新加坡、英国发展巩固地产业务。因此香港拿地不能算是意外。 楼市还要涨? 值得思考的是李嘉诚选择此时香港拿地的时机,这或与当下香港楼市回暖相关。今年以来,香港楼市已经经历了一波调整。 香港房地产市场在去年9月达到阶段性高点,此后出现回落。据中原地产数据,在去年9月到今年3月期间,香港楼市价格跌了13%。不过4月起,香港房价有明显回暖,成交量上涨,现在价格距离顶峰有6%多一些。 而上个月,长江实业曾表示,当前以合理价位拿地是不容易的,因为来自新进入者的竞争越来越大。 那么问题来了,李嘉诚的下一步战略重点会转向哪里?是继续深耕欧洲布局趁机抄底还是趁热打铁插足楼市? “抄底”英国稀释投资成本 李嘉诚在英国拥有大量业务,因为该国是其商业帝国的最大利润来源。李嘉诚在英国的财富账本还有一部分事关货币贬值的变动。 在英国央行本月重启刺激计划后,英镑持续下跌,成为彭博统计的货币中表现最差的一个,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已经比脱欧前累计下跌了12.5%左右。英国脱欧后,资产出现难得一见的低估,这对于已经在英国有大量投资的李嘉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抄底机会,也是摊薄他投资成本的一次机会。 能否重返内地楼市? |
- 上一篇:楼市疯涨 房产中介是不是一大“帮凶”?
- 下一篇:评论:楼市中期调控关键在于认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