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西为房焦虑的时候,成都市深夜出台的调控限购政策让她措手不及。 方正证券任泽平认为,未来一二线楼市会有三种前景:货币(货币供应增速、利率、信贷杠杆决定的综合货币金融环境)中性,房价横盘;货币超发,房价大涨;货币收紧,房价调整。 10月1日,成都出台《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实行区域住房限购政策,12个区县范围内实行住房限购,同一身份自然人、法人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同时购买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9月初,今年7月刚毕业的“90后”四川女孩李西(化名)加入了成都的看房大军。这一切看起来令人意外——由于天天淹没在周遭热议房市的漩涡中,她身不由己提前了自己的购房时间表。 同样是今年毕业的“90后”,小朱显得“幸运”一些。9月,在武汉的小朱拿到了第一套房子的钥匙。 李西不由得着急起来。目前李西在天府新区租住了一室一厅,“我租这个房子的时候卖价大概65万元,而最近我们小区挂出的同类房子价格涨到了85万元。三个月的时间,房价涨幅就超过我一年收入!” 李西说道。 过去几个月,成都城南的楼市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上涨。所有城南楼盘一户难求,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汹涌来到各个售楼处,一个周末几乎所有新房都卖完。 “无论上班还是下班,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房子。”李西说。 买房的时机对不对?买哪里的房子?在这个全民讨论买房的时代,有夫妇轮流请假去售楼处蹲守,只为在开盘时抢到一套房;有丈夫背着妻子私自卖掉老房子去投资新房;还有更多刚毕业的“90后”正在不断迷茫究竟什么时候买房。 和李西一起进入银行工作的同事,直接在成都南边购买了某大户型楼盘,理由就是成都的房价还会涨。而李西朋友圈里的同学们,更是在全国各地用不同方式参与了投资购房。 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10月6日南京楼市当天共认购商品住宅31套、成交133套,与10月5日(南京楼市商品住宅认购150套、成交348套)相比,认购量下跌近八成,成交量下跌六成。 调控效果立马显现。“客户的犹豫心态明显增加,自从杭州开始调控以来,外地投资客就开始减少,从我们的经验看,未来很可能出现很长的盘整期。节后一周我们也会重点关注,如果客户抗性过大,不排除适度降价。”一位杭州开发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9月30日,北京宣布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 随后,北京市场出现急冻,甚至出现房产中介提前下班现象。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7天,北京新建住宅签约216套,二手房住宅签约209套,合计签约425套,为2011年来的同期最低值。 “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直接向妈妈借了10万块钱,然后和几个朋友去杭州众筹投资买房;还有一个同学干脆告诉我,让我在成都看好房的时候通知她,她从北京过来投资一套。”李西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长假以来,中国超过20座一二线城市密集出台了楼市调控措施,李西和小朱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 每个人似乎都成为房产专家,每个人都在关心房价走向,这些故事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独特的印记。 从北京开始,密集出台的限购政策给恣意狂热的楼市浇了一盆冷水。 正当他满腹欣喜之时,武汉同样出台了调控措施。他有点儿狐疑地问本报记者:“你觉得我买房的时间对吗?” “害怕调控过后房价还会涨,害怕自己错过了机会未来要花更多钱买房。”李西依旧在焦虑着。和很多“90后”一样,李西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房最好,她还在看房路上奔波。 中原地产(四川)的监测数据显示,成都9月商品住宅主城区成交面积100.09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0.93%;成交均价1228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6.35%。近郊县共计成交156.5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98%;成交均价646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39%。 密集的调控使得楼市迅速降温,可是观望的人群还在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