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创下中国楼市上涨之最的深圳楼市,单日成交量甚至达到可怜的个位数。10月1日,深圳楼市成交数据还在246套,10月2日数据降到12套,到10月3日,成交套数仅有8套。
近期海外知名投行高盛一改此前的空头姿态,开始唱多A股。 国庆黄金周期间,有私募人士在微信圈表示,楼市资金开始转战A股了。在近期发行的私募产品中,有不少认购者是从楼市撤下来的投资者。此外,据中国结算公司数据显示,8月份持股超1亿元的超级散户已开始悄然进场,相较于7月已经增加了174人。 国庆黄金周前后,20座城市的限购令密集出台,直接影响了购房者的预期。多地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北京、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业内表示,由于限购限贷的升级,购房门槛提高,让买盘一下子降低了9成,这相当于股市的一次熔断,顶部不放量甚至缩量,让买盘和卖盘无法撮合成交,楼市风险或被延后。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一个市场在短期内要提升资产价格,流动性是关键,热钱涌向哪里,哪里的资产价格就会出现上涨。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资金在不断流出,港股的资金在不断流入,因此表现为A加H股的溢价缩小了18%。 IMF亚太部总裁Changyong Rhee认为,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态势是不可持续的,政府部门应采取谨慎的行政措施控制当前房价,建议中国推出房产税,同时密切关注信贷扩张问题。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楼市转向,不乏大佬集体唱空,而资本则提前溜出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76家上市公司组团卖房,有些是为保业绩,有些则为保壳,买房或是买股又一次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 而中介公司也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在楼市升级版调控政策执行之前,经纪人们争分夺秒,办理网签手续。有的忙着赶在零点之前上传单子,有的因为手头客户的贷款问题,忙着办理退单。而二手房的市场纠纷则开始增多,且由原先的房东毁约纠纷,戏剧性地转变为购房者要毁约而房东不答应。
据日本经济新闻,高盛将未来一年的中国股价指数目标水平上调了约16%。
至于本轮房价没有太惊艳表现的城市,特别是我之前指出的没有危险的一些城市,的确出现了一个价值洼地,特别是像西安、长沙、重庆这些省会城市,本轮几乎没涨。而价格已经很高的城市,不见得就是最危险的城市,比如北京,土地供应紧缩到如此严重的程度,今年已经供应的土地不到计划的10%,恐慌性的需求仍然存在,即使出台严格限购,预期仍然不会改变。但那些没有稀缺概念但出现暴涨的城市,已经非常危险。所以,价格的表现是很复杂的,不可能出现普遍的下跌或者上涨,中国房地产市场极其鲜明的区域性决定了,出现什么普遍性大涨或者大跌已经基本不可能。 哀鸿遍野!楼市成交呈断崖式下跌一方面,从历史数据来看地产限购将挤出居民资金,部分投入股市,在10到11年楼市调控密集期,A股自然人投资者中持有市值在10万到500万的账户数量明显上升,2014下半年至今“多余货币”稳定环境下的股市房市波动中跷跷板效应也很明显。 独立经济家马光远认为,必须承认,中国的房价已经太高,从任何一个指标去衡量,中国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完全可以位列全球最高房价行列,房价几乎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概念和增长空间。就投资的角度而言,如此高的房价投资的风险已经很大,中国大城市住房作为最好投资品的时代在结束。再加上,住房供应已经基本足够,现在在建面积和二手房,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未来城镇化的需要,除了极个别的城市,我仍然建议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可以减持手头的房子,以规避房地产小周期调整的风险,用任何理由去解释,中国房价目前都已经高到不胜寒的程度。 眼看着楼市起风,最终又回到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房价是否要开始下跌了? 限购限贷尽管严厉,但从过去的经验看,仍然不足以让市场很快降温,市场的各种力量仍然会博弈,局部市场仍然会高烧不退,如果这样,还会出台什么政策?我前面已经说明,这次出台限购限贷是为了保护这个市场不重蹈去年股市的覆辙,如果真要打压,完全可以学习温哥华的政策,市场立即冷冻。现在只是重启限购限贷而言,增值税、印花税还没收紧呢。如果市场继续疯狂,税率肯定会调整。
有分析认为,这一轮收紧政策,虽然看似一城一策,但如此密集出台,充分证明这一轮政策并非地方主动出台,而是在高层施压下的集体举动。 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MSCI向中国股市接连示好,从推出包括MSCI中国指数在内的新指数,到高度评价深港通,MSCI对于中国股市评价颇高。市场认为,MSCI新指数的推出,可以为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做好准备,预计A股纳入MSCI只是时间问题。 方正宏观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房地产小周期趋于结束,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这轮房价上涨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下启动的,主要是货币金融现象,受益于政策牛(放松限购限贷减税)、水牛(货币超发低利率)、杠杆牛(放松限贷降低首付比),现在这三头牛都走了:政策收紧、货币中性、降低杠杆。过去平均而言,一轮房价小周期上涨18个月,这一轮需求释放周期也基本接近尾声。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国庆节,已然成了国庆“劫”。 有开发商在朋友圈感慨,阶段性戏剧又上演了。以前是各种打电话咨询怎么才能买到房,现在都在咨询怎么毁约不买房。 A股估值受益地产资金挤出?另一方面,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兼顾环境下,结构性调控并未影响流动性总量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资金溢出对A股估值正面影响略大于对盈利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不可思议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在291套,而在之前的6天(9月25日-9月30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达到1066套,不足之前成交量的3成。 因受新政影响,购房首付比例调整,不少购房者由于买不起房,不得不面临解约。在限购政策执行日前后,多家楼盘置业顾问接到客户电话,要求退钱。过去一年,中国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令人侧目,而此次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能否令高企的房价降温也让人拭目以待。 房价要开始下跌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股那些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A股那些事 杭州楼市同样在劫难逃。据统计,国庆节前6天(9月25日-9月30日),杭州楼市平均日成交量在1374套,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杭州楼市日成交量快速下滑到494套,成交量仅有之前的3成多。 业内人士认为,国庆节期间,20座城市接连出台楼市调控新政,限购、限贷政策不断加码,足以见这个“十一”是楼市疯狂的终结篇,一个长假浇灭了大家炒房的热情。这次调控风暴来得的确很猛,但对下一步房地产走势的影响的判断,不是看出拳的力度,更要看出拳者的意图。很显然,管理层选择在国庆黄金周期间紧锣密鼓出台史无前例的限购限贷政策,目的恰恰是防止房地产继续过热后出现崩盘的危险,而不是为了加速其崩盘。 在此轮房价上涨中,拔得头筹的二线城市,也从盛夏直接跌入寒冬。数据显示,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南京楼市平均每天成交量在138套,而在国庆节前6天(9月25日-9月30日),这个数据则达到744套,也就是说新政后的成交量不足调控前的2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0月3日和4日的成交量分别仅有29套,创下近年来的最低记录。 退单、违约……楼市已在颠覆 |
- 上一篇:楼市变天:限购后新房认购猛跌 多地成交量速降
- 下一篇:楼市调控应转向预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