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肯定可以,因为互联网金融解决的是融资和投资的问题,那么在一带一路这种实体的经济往来过程中必然会有这种需求。这种需求无非是用什么形式去满足,用什么形式去展示出来。有些项目,可能是需要银行贷款,也有可能是通过互联网金融来解决。你要说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中,有没有资金到一带一路的项目里面去?我绝对相信是有的,而且肯定还不是小资金。其实已经有更多中小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借助一带一路向外延伸了。 Q:回到最初的话题,互联网金融的种类不少,为什么洪总会选择票据作为切入点? A:人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金融说穿了就是做风险管理,如果你对你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都不熟悉,没有办法去驾驭的话,就很可能在里面栽跟头。我们做票据是基于对票据的从业经验以及专业能力和对这个行业全面的理解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之上才去做的。选择一个行业,不是拍脑袋想做就做,更不是跟风,而是要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积累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手上有有核心的资源或技术。 Q:这个是从人的方面,从经验的方面会去选择票据,但是从产品的层面来说,票据对于金融的安全度或者其他属性跟其他产品来比呢? A:我们做的就是我们认为非常低风险的产品,因为我们要做这个产品的核心的推动力,就在于我们不希望把金融这个管理风险的事情变成一个管理不了的事情,如果是到那一步,我们就失去了做金融的意义了。银行票据这一块,本身是中国最大的一个信用体系,这个信用体系,是中国未来必须要建立起来的最大的信用市场。中国只有建立了商业汇票的信用市场之后,才可能真正的构建资本和融资最便捷的通道。当商业汇票领域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每一个企业都是明明白白的,清清楚楚的。知道你这个企业有多少信用,能给你放多少款。此时的融资通道会非常通畅,中国的企业才能真正飞速发展。当我们的企业拥有了这样的金融服务后,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更多的竞争力。 Q:在美国有三个很大的第三方的信用评估机构,那么在我们中国有没有可能也诞生这样的机构? A:中国也有,人民银行下面有征信局,征信局里面有征信大数据分析。但这个是官方的。目前民间,可能是基于核心数据的问题,尚还没有这种层面的征信机构。但是在未来,这种机构一定会诞生出来。就像阿里和京东这样的企业,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人群购买习惯等数据,绘制出了中国大部分在网上消费的人群的习惯。所以他们能够推出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产品。 Q:最后,我们的粉丝最想知道的是,当我们有借货贷这种金融服务需求了,如何去甄别一家平台是否靠谱呢? A:目前大家接触的比较多的可能是网络理财,网络借贷这个领域。如何去甄别是否靠谱,我个人理解有三个维度。第一,平台的股东背景考量。比如调查一下你选择的这个平台,背后是否有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或者大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对这一平台进行投资,为这个平台来背书。有这样股东背景的平台,相信在公司的治理、风控包括资本充足上都会比其他平台更有优势。第二,产品层面考量。例如,某一平台的产品是纯粹的个人借款或者说有抵押物的有一些抵押借款。还是一些自己都不了解的眼花缭乱的金融设计,当然不是说复杂的金融设计都是错的,而是要看这一设计是否符合逻辑。比如“票据客”的产品,是基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抵押背书。所有产品都有对应银行到期无条件刚性兑付,这就是比较清晰的产品逻辑。第三,从公开透明程度考量。目前监管部门要求所有的平台,应该披露的信息是否都披露出来。比如产品信息披露是否完整,以及背后的交易协议、合同、法律文件这些是否按照规定认真披露。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那么大家就应该要小心了,因为不披露一定是有原因的,风险就有可能潜藏在其中。 最后,期望我们度过寒冬,经过捶打的互联网金融能在明年苏醒,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和完善的体系,为我们生活中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 以上是来自创新创业新媒体平台“IM始纪”的报道,关注公众号“IM始纪”,掌握一手新创新创业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