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创业的机遇,当80后有想法,社会没有供给他们条件,家庭没给他们条件,现实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就会限制他们的想法发挥和实现。而90后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萌生了创业想法,60后还在历史舞台中央,使得90后们没有这样那样的生活负担和社会负担,有了想法,便可以努力去实现,社会还会提供资源和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想法。当然我刚才说的所有60后、80后、90后都不是绝对严格的时间概念,而是指泛泛的那一代人。 “90后”创业现象不应被当做个体的成功——他们并非更有勇气或者更聪明,而是享受和继承了前一代60后的奋斗成果,在这基础之上,才可以更有资本和条件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们借助的不仅是父母的力量,而是所有中国这三十年来60后们创造的社会财富,我们才有条件有资本去想象,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正如他们的共享让创造中国实业发展起来,娱乐产业的发展的动因也是基于物质条件满足后的娱乐消费需求,这使得娱乐法成为一个最好的例证,这个行业之所以存在,也是继承了上一代人的财富和价值;在他们的基础之上创造娱乐产品价值,才诞生了这样的市场需求。因此,90后的创业者,很幸运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有资本圆梦的第一代人,对于这样时代赐予的机遇和财富,珍惜和利用,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不失为对社会的回馈。那么,“创业”对于90后,恰好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 ==================================== 腾讯产品家观众提问 观众: 你怎么看你工作的价值? 我觉得和做和电影相关的工作都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事。但当电影变成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时候,负责艺术部分的导演、编剧们并不擅长处理复杂的法律、商业事务,于是需要制片人和法务来参与分工。我们用我们的专业长处在这个行业中做一些服务,让资本可以进入在电影行业,让电影行业的投资和生产可以更有秩序,才会让产业形成良性的效应,导演、编剧们更加专心地创作、拍好电影,而不用处理市场中的糟心事儿,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电影领域,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一定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更加完善的结果。 所以每次我在电影院看到我们服务的客户出品了好电影,就会有超强的幸福感,觉得那是工作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观众:你们创始团队中有没有碰到股权上的一些问题?有没有给创业者的建议? 这个问题在创业者中是一个普遍反映很棘手的问题。我也有一些客户也是初创公司,有些就是当时想一期做事情,等到做了几年,才开始回来梳理创始团队股权结构和公司制度。 从专业角度提醒创业者的是,首先要摆正态度:当大家对一个事情、一个创业项目产生热情时候,不能仅仅抱有一个“咱们就试试看吧,成不成再说”的态度。你一定要坚信,这件事情会做成、做大,肯定会遇到各种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取决于你事先设计的一些制度和约束,包括对管理者自我的约束。“明算账”并不会影响兄弟情谊,反倒回避和拖延才会导致隐蔽的风险爆发,难以挽救,最终伤感情。 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就可以请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有相关领域经验的律师、投资人、投资机构都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这样的法务。这就是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嘛——不一定要具备某种能力,而是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道该去找谁,能够甄别出谁能给你提供这个服务,就可以了。 我们学法律的,不觉得谈判是个心碎的事儿,所以我们三个合伙人决定做这个事儿前,先特别严肃地讨价还价谈好所有的股权、公司架构,甚至利用专业知识对自己设置了很多“限权”的措施,防止以后在管理中出现权利滥用,然后才开始安心做事情——有了制度保障,我们反而可以关系更融洽地做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