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项目的总投资是10亿,总销售15亿,利润5亿,需要的资本金只要5亿。假设,信达地产投资了1亿,中国信达投资了4亿,而中国信达作为LP,回报率是相对固定的,以10%年化收益、基金期限3年计算,中国信达最终获益1.2亿,而剩余3.8亿的利润全部属于信达地产,资本收益率高达380%。 此外,夹层基金的模式,还有利于信达地产未来融资。因为资金以股权形式进入地产项目,相当于做大了项目自有资金的规模,形式上降低了信达地产的资产负债率。报表好看了,贷款就容易了,也就容易再加杠杆了。 中国信达隐居幕后 信达地产激进买地承担风险 人民网也报道称,半年以来,信达地产参与设立过深圳信达城市发展基金、宁波汇融沁顺股权基金、芜湖信达丝绸之路投资基金、宁波汇融沁誉基金、嘉兴陆汇股权基金等多只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标的基本都是房地产业务,这其中不少基金的优先级认购人都是中国信达,而且数额较大。 中国信达隐居幕后,通过基金“输血”信达高价拿地,而后寻找操盘方,使得信达地产和信达资产同时坐拥收益,这就是信达地产所谓的“金融地产”模式。在此模式下,信达地产不仅扮演一个拿地的开发商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成为母公司财务投资的工具。 中国信达目前拥有证券、期货、保险、信托、融资租赁以及公、私募基金等多张金融牌照,为信达地产的“金融地产”模式“保驾护航”。 克尔瑞分析师房玲和尹鹏指出,在当前经济和市场背景下,中国信达最需要的实际是资产配置。从2015年7月开始,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人民币贬值加速,因此合理的配置资产规避汇率风险是需要企业考虑的。而中国信达作为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属于典型的“不差钱”,在资产荒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优质土地资源是保值的最佳选择。房地产行业依然有不错的前景,而一线城市核心地块则最具升值潜力,无法直接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险资通过投资地产股“曲线救国”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信达显然也深谙此道。” 上海业内人士认为,拿“地王”的风险会很大,很多地王项目因为地价高所以利润率都偏低,后期销售才是对房企的考验,而且高地价也会对房企的融资产生影响。但由于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一旦市场风向发生转变,公司资金链会受到极大挑战,高地价将为房企的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事实上,近几年信达地产的销售毛利率一路走低,其2014、2015、2016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35.79%、28.96%、14.40%。不仅如此,在2011年到2014年,信达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从4.1亿元上涨到5.6亿元,四年间只增加了1.5亿元,远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虽然有母公司信达资产的支持,但是,信达地产的负债率也已经突破国企80%的红线,其去年年底的资产负债率为 83.24%,一年内增长了 5.06 个百分点。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为59亿元,但是,其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已经超过141亿元。 由此可见,信达地产正在为其激进买地承担相应的风险。 不过,房玲和尹鹏指出,信达无论最后能否赚到钱,已经完成了母公司中国信达的资产配置需要,某种程度上这比单纯盈利更为重要。因此,信达地产最终只是满足主业资产配置需求的工具,始终还是为金融主业护航而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