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三四线市场整体风险非常大,很可能会陷入整体低迷 本报见习记者 乔誌东 “从拿地节奏可以看出企业对市场的判断,从年内20大房企在土地市场的表现看,未来一年楼市的发展恐怕非常不好。”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推荐阅读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题,你、我、他,一起探讨新闻背后的深意。 周永康落马后院很火 涌入大批游客持续接近半年的楼市降温,逐渐传递到了土地市场,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均出现了降温,多地包括上海等城市已经出现了住宅土地市场流拍的现象,其中标杆房企拿地也愈加谨慎。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4-7月连续4个月不足200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周围徘徊。7月来,20大标杆房企拿地合计89.8亿元。而在去年6月,20大房企拿地总额高达421亿。 “从连续几月看,整体放缓已经趋势明确。标杆房企已经全面入冬,拿地谨慎,加快销售。”张大伟认为。 对于标杆房企拿地减缓的主要原因,张大伟指出三方面原因:第一,房价上涨幅度放缓,2014年楼市明显出现了和2013年不一样的变化,在2013年已经出现了楼市分化逐渐蔓延到了一二线城市;第二,标杆房企在2013年土地储备充分,这20家家企业在2013年购入接近5586亿土地,土地储备提前完成;第三,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5127亿,创造历史新高,土地价格也创纪录,这种情况下企业负债明显提高,虽然因为地价提高房价有上涨的需要。也使得房企利润率下滑,而且如果市场不景气,房企也必须供应增加。 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共有117家上市房企披露了一季报及业绩预报。受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影响,有61家公司业绩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或亏损。随着楼市预期改变,今年房企业绩释放动能已明显减弱。117家房企的合计净利润为96.49亿,相比2013年同期的127.36亿,出现了明显下调,下调幅度达到了27%。 “在部分千亿房企都上涨乏力的情况下,成群结队的百亿房企和中小房企,正在或者即将经历一场大浪淘沙的分化。”张大伟指出,三四线市场整体风险非常大,很可能会陷入整体低迷。杭州等二线城市项目价格出现调整,也预示着2014年整体楼市分化将愈加剧烈,在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房价出现调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特别是库存严重的城市,人口新增放缓的城市,都有可能在最近再次出现降价。 (乔誌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