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海地产发出内部任免文件,任命副总裁罗亮兼任中海营销公司董事长,接任此前出走者曲咏海之位。乐居深度报道称,为扭转过去改革僵局,现在,中海地产计划在集团层面成立一个营销决策委员会,郝统领方向,罗主抓实务。 时代周报记者从中海地产总部高层处了解到的情况是,该营销决策委员会,本来在中海地产就存在,但多年来并未有实际上的运作。罗亮曾主管中海地产营销、设计两部门十年之久,于2014初被调至仅主管规划设计。 现在,罗的话语权有无提升,提升到何地步?据中海地产高层透露,定价权,营销和地产是不是同时对规模和利润负责,这些是争论焦点,“各区域讨论还没结束,有人想要定价权,有人不想要,像华东区就不想要定价权。” “中海地产在物业领域,最先推行垂直管理,最开始也是鸡飞狗跳不好处理,但最后很成功并实现上市,”张睿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郝目前推行的战略管控委员会也是受此启发,在内部多次讲话要学习物业垂直管理的方法,三条路线可能或有分拆上市的想法。 中海地产内部知情人士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两年,垂直管理之下,内外应激反应强烈,总部与地方博弈、妥协与反思交织在一起,现在需要对这些变革做出一些优化和调整,考虑逐渐削弱战略管控委员会的一些权力,但也不会全盘否认变革,这等于自己打脸。 慢慢衰退的巨人 内耗太大,中海地产在这几年一直处于衰退状态,慢慢走下坡路。 2007年之前,行业排名永远都是万科第一,中海第二。但这以后,保利冲上来了,中海就一路下滑到第三、第四、第五,一直到近几年的第六。2015年,中海地产销售规模仅比碧桂园高100亿元左右。 在去年克而瑞监测的30个一二线城市房企十强排名中,鲜少看到有中海地产跻身前五。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中海地产重庆、杭州、广州等城市公司先后有负责人因未完成任务而被降级,或选择离职。此外,中海内部人才正在加速流失。继挖角大户万科之后,又来了龙湖、世茂和碧桂园、复星等。 “中海不会和你拼规模,这一点我们看的很透,”程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拼规模的企业,其实它的财务指标都不好,你看千亿房企里的恒大、碧桂园等,都是硬拼出来的,疲于奔命,长期来看没有可持续性。 在他看来,中海地产从没有把谁当潜在对手,或者要超越谁,“中海地产也从不愿意向别人学习,从没听说中海哪个高管带队去同行企业考察和学习,都是别人来朝拜中海地产,公司很自信于自己的体系和人才梯队。” 据时代周报周记者了解,中海地产只和自己玩,只对资本市场负责,财务指标要优于其他所有房企,“他会作为隐形巨人,提醒你时时想起他的存在。” 按照中海地产内部要求,其内控就是要保持各项指标年度两位数增长,拿地成本利润率15%是红线,这样才能保持它的股票价值和低成本融资。 “中海地产 领导危机感特别强,绝对要有增长的原因还在于,中海地产游离于中建体制,唯有业绩过得硬,才能挺腰杆说话,”张睿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这种思路下,中海绝对不搞养老等回收期太长,效益产生太慢的产业,这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会影响他的整体业绩表现。去年年中业绩会时,郝建民表示,“中海地产还没有转型的方向,董事会、管理层基本共识是做好自身主业。” 通过实施总部垂直管理,在对各地方公司高层和外来团队削权后,郝建民已逐渐确立了自己对中海地产的完全掌控。 眼下,他或许并不能高枕无忧。 陈谊离开的同一天,中国建筑宣布,因年龄原因,孔庆平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离职后,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郝并未能按惯例增补进该职位。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建工程总公司七人领导班子落定,这也是近15年中海地产负责人首次未进集团领导班子。 “郝距离中建派那条线,(情感上)太远了,”程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没有进入最高决策层,郝的命运就很可能掌握在别人手上。但短期内,郝被换掉的可能性也很小。中建工程总公司新任一把手官庆2015年5月才上任,是否会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还不清楚。 官庆是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的12名中央企业高级管理者之一。他同时还兼任中国建筑董事长及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外集团董事长。 “如果中海地产动荡出现业绩严重下滑,谁都背不起这个责任,毕竟要面对国资委的严格考核。当然,中海地产内部抱团很厉害,要换中海地产的老干部,如果只来一两个总公司的人,搞不定,”程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3月12日"金猴迎春"大型看房团 ) 项目位于西城区,在售户型为86平,143平,现房得房率约76%,价格范围在49800-60000元/平... 打我:) 在售户型面积为48-96平,4.5米层高,均价约22000元/平,48平米总价约100万/套,50年产权... 打我:) 在售户型面积为137平的三居和155平的四居,均价约36000元/平,装修房,装修标准为4000元/平... 打我:400-606-6969 转 37786 |
- 上一篇:《万国置地全球房产投资白皮书》成功发布
- 下一篇:英国最贵街道:房产均价8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