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事办成百姓舒心事 武汉热线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4-30 18:58
安吉的奇妙旅程 boraocut 大海热线主题曲 切糕歌 甜妞追逃夫 jianfutangjiali 徐税网 甘灵纹 创世神缘 宫妃殇之君虐倾城 海尔a600拆机 破案三兄妹 监狱战场

把实事办成百姓舒心事

来源:东楚网 | 发布时间:2016-04-24 20:33

字号:

推荐阅读

  • 天河第二跑道完美试飞 全球最大客机A380亲测
  • 武汉房价连续三周企稳 近期多个豪宅项目入市
  • 武汉人出游:国内三亚最常去 出境首尔最热门
  • 武汉1.2万协警将改称辅警 辅警无权贴违停罚单
  • 解放公园将建江北最大月季园 种植6000株月季
  • 小伙辞职旅行3年多走过6大洲 带回美国女友(图)
  • 男子8年把抗生素当"家常便饭"致身体多器官损伤
  • 武汉园博会将于5月28日闭幕 推多项优惠活动
  • 湖北日报讯记者 韩少林 王兵 陶忠辉 通讯员王剑

    编者按

    黄石因矿建市、因厂设市,是典型的工矿城市。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模式留下大量棚户区,居民近10万户。大多数棚户区与厂区、商业区犬牙交错,改造难度大,社会矛盾多。
    从2009年起,黄石即着手实施棚户区改造。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启动新一轮棚改,将其列为“一号民生工程”。
    小康不小康,基础在住房。棚改户的生活现状如何?实事能否办成百姓舒心事?4月中旬,记者赴黄石,实地踏访了该市棚户区改造的探索实践。

    从2009年到去年3月前,黄石市完成棚改2.14万户,仍有7.02万户蜗居棚户区。
      去年3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正式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随后,黄石棚改就像深踩了一脚油门,急加速效果持续至今。
      到去年底,短短9个月,黄石仅市本级就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54个,涉及38470户,完成签约26302户,其中货币化安置13228户。这些数据,不仅远超省定目标,也超过该市此前5年棚改成果的总和。
      更令人欣慰的是,去年3月至今,全市棚改无一起强拆,无一起因拆迁引发的上访。“倒是有居民因住房未被列入棚改范围而上访”,14日,市长董卫民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
      “棚改的实质是做群众工作”,市委书记周先旺认为,黄石棚改推进顺利,关键是凸显了“为民利民惠民”理念,把能给的好处都给老百姓,“只有这样,才能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模式创新:
      让群众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棚改是民心工程,但过程中各方利益复杂。资金难、征收难、安置难,一度是横亘在棚改面前的“三大难题”。
      在黄石市房管局局长吴金文看来,资金难主要是政府的事,随着中央对棚改支持力度加大正逐渐解决;征收难和安置难则涉及群众工作,从以往情况看,难在两点:
      一是存在错误认识,拖延棚改进程。
      有些群众认为,政府改造棚户区是为了卖地赚钱,是“要我改”,因而在房屋征收时存有不合理期盼,不能如愿则拒绝或拖延搬迁,影响项目整体进程。
      二是实物安置为主,存在不少弊端。
      棚户区大多居住密度高,居民生活相对困难。由于担心补偿低买不起新房,也由于“故土难离”“邻里难舍”等感情因素影响,居民棚改时大多选择“要房子”。
      黄石棚户区改造也一直以“拆迁还建”为主,即:政府拆除棚户区,建设新住房,棚户区居民原地或异地安置。这一模式圆了棚户居民的安居梦,但弊端也十分明显――
      还建周期长。拆后再建,居民住进新房快则三年,慢则四五年;
      个性选择少。只能住统一的还建房,有些条件较好的居民想买商品房换个环境,不能如愿;
      政府包袱重。不仅要筹措拆迁和新建住房的资金,还得负担过渡期居民租房等费用。
      针对“三难”,曾在保障房建设中首创“共有产权模式”而享誉全国的黄石市,再次大胆创新,对症下药:
      ――组建众邦房投公司,搭建全市统一的棚改融资平台,解决资金难。
      去年以来,该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争取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147.8亿元,提取使用近50亿元,为新一轮棚改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众邦公司还负责代筹代购房源,为棚改居民服务。
      ――充分尊重民意,把棚改的决策权交给群众,解决征收难。
      “改不改”,住户说了算。市里确定“两个90%”原则:调查摸底中群众支持率超过90%方可纳入改造计划,签约率超过90%方可启动棚改征收。对宣传引导后仍不达标的棚户区,政府暂缓改造,等待时机成熟。
      “怎么改”,自改委说了算。所有棚改项目都成立自主改造委员会,由居民“一人一票”选出,全程参与补偿方案制定、评估机构选择、未登记建筑认定、安置房源分配等工作,并向所有居民公开。自改委成员大都是有威望的群众,他们协助干部处理各种难题、争议、纠纷,成为棚改工作最有力的推手。
      ――在国内率先加快货币化安置步伐,解决安置难。
      2015年新启动项目全部由“给房子”改为“给现钱”,并整合出台多项创新政策,千方百计让群众多得实惠:对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户,补偿标准上浮10%;由众邦公司从存量商品房中代筹代购房源,供棚改户选择购买,价格比市场价至少降低10%;棚改户购房,免征契税营业税、下调首付、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创新的模式大大加快了棚改进程。群众意愿被尊重,好处看得见,由“要我改”变成“我要改”,全市代筹代购房源近1.6万套,安置工作由过去“人等房”,变为如今“房等人”,群众有了更多个性化选择,签约、搬迁积极性明显增强。

    服务暖心:
      解析棚改户闻老爹的幸福账单

    从客厅远眺,黄石长江大桥如虹卧波;转到卧室张望,鄂东长江大桥南北飞架――14日上午,记者造访江泰春岸小区10栋1单元2703号房,这是82岁的棚改户闻华树的新家。
      闻老爹原住黄石港区人民街。这是黄石最早的街道之一,一度繁华,后逐渐破败,成为传统的城市棚户区。“人民街、后河巷,破窗破户都一样;天下雨、入大坑,一脚踩下陷半身。”这首民谣曾广为流传。“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房子,6楼,住了26年。刚搬去时爬楼还行,这几年,还没爬腿就抖。”闻华树有四女二儿,都孝顺,想租个低层房子给他住,可人家一听说老人岁数就不干了,怕出事。“现在多好,27楼,坐电梯几分钟就上来。”
      闻老爹退休前是黄石市建工局的经济师,至今保留着记账习惯。“去年8月,人民街搞棚改,我连着几天去听政策宣讲”。他边听边算账,第一个签了货币化安置协议。
      14日,闻华树拿出记账单,给到访的记者又算了一遍:旧房评估价每平方米5100多元,选择货币化安置政府把价格上浮10%,加上各种奖励,57平方米旧房拿到370598元补偿款。棚改户买房,政府代购代筹房源。“江泰春岸离人民街不到2公里,市场价4400元每平方米,我儿子去,谈到4200元,再压不下去。”闻华树说,政府出面找开发商团购,把价格降到3800元,他用31万多元买下83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多出来的钱正好装修,我一分钱没多花。”
      买的是现房,闻华树去年12月5日就搬了家,离签协议不到4个月。
      闻老爹幸福账单的背后,是政府及各方的暖心服务,一同前去的市房管局副局长周征征为记者一一解析:
      闻华树的旧房评估时,黄石港区房屋征收局局长余金成先后5次上门,把能评估的、能奖励的政策用到最足;
      棚改办租用十几辆大巴,组织人民街居民到周边五六个楼盘看房选房,闻老爹的新房就是细心对比地段、楼层、朝向、配套后选定的;
    为代筹江泰春岸小区的房子,周征征6次登门与开发商协商,通过实施团购、预付20%定金等办法,帮助开发商缓解资金紧张、加快去库存,从而同意降价……“按一般对货币化安置的理解,棚改户拿到钱安置工作就结束了。但新一轮棚改中,市委市政府要求提供全程服务,不仅要帮群众买好房,还要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做好配套,让他们真正过上舒心生活。”周征征说。

    理念升级:
      从单纯重经济到关注社会成长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