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最懂城市实力!沪京深楼市也因此人气爆棚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5-19 18:48
u888.cn 天降神龙 天赐 史托雅种子 本宫不是软脚虾 胡雅捷 jiouku 暗黑血统2先驱者加点 www.727hh.com 幸福魔方租爱 七界剑尊 暗剑无声 半江琵琶半江红 淮南一中吧

  沪京深外地人“爆棚”,东莞外来人口数三倍于户籍人口

  广东东莞的外来人口数量大大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图为东莞一家制衣厂的生产车间 视觉中国图

  [综合近4年来人口的增加量和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天津、北京、深圳、郑州、武汉等城市,不光人口增量大,而且增长率也高,是近年来人口增速最快的城市]

  [80后、90后的新一代劳动者对劳动环境的要求更高。相比传统制造业工厂较为枯燥和单调的工作环境,这些新劳动者更愿意选择从事第三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正大力推行“机器换人”计划,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

  今年以来,在去库存等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大幅回暖。不过在普遍回暖的情况下,市场的分化依然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量价齐升的同时,大量的三四线城市表现比较平淡。

  “政策刺激虽然可以改变短期市场格局,中长期的楼市走向依然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归根结底体现的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吸引力。”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人口净流入是分析城市吸引力和未来房价走向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的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也使得大城市形成了盆地聚集效应,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向大城市聚集。

  那么哪些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更大?《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了部分大中城市2015年的统计公报(其中成都、昆明、沈阳、济南为2014年数据),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据,对各城市的净流入人口及其占比情况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各城市的人口变化和吸引力。

  珠三角城市外来人口最多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城市主要是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这些城市是人口主要的流入地。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形态和阶段不同,各个城市的人口流入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部分重要城市的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数据没有公布,在此不列入统计。

  如表1所示,在列入统计的27个重点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净流入人口超过了200万,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只有成都和武汉位于中西部。8个沿海地区城市中,珠三角有4个,长三角2个,京津冀2个。

  其中,上海以981.65万的净流入人口位列各大城市首位,成为外来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首都北京的人口净流入数量达到822.6万,位居第二。深圳紧随北京,以782.9万的人口净流入位居第三。沪、京、深恰好是目前我国房价最高的三大一线城市。

  在三大一线城市之后,“世界工厂”东莞的人口净流入达到630.4万,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是天津,外来人口达到了520万,比广州多出了20多万。由此看来,近年来天津经济总量在紧追广州的同时,常住人口也在不断增加,甚至已经超过了广州。

  此外,制造业大市苏州和佛山的外来人口也不少,均超过了300万。

  相比之下,人口净流入垫底的是西部的直辖市重庆。重庆去年人口净流入为-355.29万。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一个直辖市,重庆的总人口达3000多万,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其中主城区只有1000万左右,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下辖区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区县人口除了一部分流向主城区外,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外省,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5.50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0.21万人。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的常住人口也在明显增加,例如2015年就比2014年增加25.15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97.55万,位居各大城市前列。

  若以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来看,有10个城市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些城市的强大吸引力。其中,珠三角的几个城市遥遥领先,东莞以76.37%的占比位居各大城市榜首,外来人口是本地户籍人口的3倍多。邻近的一线城市深圳达到68.8%,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2倍多。佛山以47.65%位列第三。

  厦门则以45.3%的比例位居全国第四,外来人口也接近了户籍人口数量。上海以40.64%位居第五,这5个城市的外来人口占比均超过了40%。在上海之后,北京、苏州、广州分列6到8位,这三个城市的这一比例在35%到40%之间。

  津京渝增量大,省会受青睐

  如果说人口净流入量反映了一个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那么近年来常住人口的变化则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

  由于很多城市到近年来才有常住人口的数据,因此本报以2011年数据为标杆,观察过去4年来主要城市的人口流动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部分城市到2012年、2013年或2014年的统计公报中,才有常住人口的数据,因此这些城市的数据相对不具备可比性,但仍可以从中管窥近年来其人口变化的走势。

  本报发现,过去4年间,常住人口增量绝对值的前三位分别是天津、北京和重庆三大直辖市。其中,天津过去4年间增加了192万常住人口,位居榜首。

  从2006年开始,天津成为又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一系列大项目、大投资下,天津从2007年后开始高速增长。2008年和2009年天津GDP增速均为16.5%,在省份中,仅位居内蒙古之后,名列全国第二。从2010年后,天津取代内蒙古,连续4年增速领跑全国。只是在2014年以后,增速第一的位置才被重庆取代。经济高速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产业工人进入。

  据天津市统计公报,201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54.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29万人,全市户籍人口996.44万人。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1546.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4万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26.91万人。

  也就是说,数年间,天津常住人口年均增加50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外来人口;同期,户籍人口仅增约30万人。

  在天津之后,首都北京以151.9万的增量紧随其后。不过,近几年来,北京力争从根源上破解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流入速度也在减缓。数据显示,去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9万人。增长量已经低于前几年。

  位列三四位的分别是最大直辖市重庆和一线城市深圳,两城过去4年的人口增量在90万到100万之间。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