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南京土拍“一日三地王”成为地产界热议话题。在世茂、电建金茂联合体相继拍出地王后,前3轮拍卖一直未能得手的 葛洲坝 终将建邺区一块宅地收入囊中,成交价32.8亿元,楼面价45213元/平方米,晋升南京新地王。当天,南京七块土地连拍,最终诞生了一宗总价地王、一宗单价地王以及一宗区域地王,共收金248.56亿元。 合景泰富战略品牌部李霞(化名)则对时代周报记者称,联合的好处在于可以各自分工,开发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时可减缓三方的资金压力。“公司未来仍希望在更多的项目上引入合作伙伴。” 对此,克而瑞研究员杨科伟指出,一方面,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苏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多市房价涨幅稳居市场前列;另一方面,房企投资方向逐渐趋同,重点聚焦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量难以匹配企业投资需求,“僧多粥少”直接造成了二线城市逢土拍必出地王的尴尬局面。 土地成本持续高企,为规避风险实现优势互补,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选择成立联合体拿地及开发。
2016年起至今,仅5个多月光景,伴随品牌房企纷纷回归一二线城市,上海、苏州等城市土地市场亦随之升温,地王频出。 二线反超一线成“香饽饽” 这是短短数月间,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所制造的地王数目。
“开发商特别是新进苏州的开发商,纯粹看库存量,疯狂进入,拍出天价地王。验证了‘房价尚正常,但地价风险很大’。”苏州当地一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雅居乐品牌部王海(化名)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房企联合可以共担资金风险共享开发收益,早前公司便与多家地产公司进行联合开发,收效甚佳。 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单价地王TOP10中,有两幅地块均为联合体拿地。其中绿城、九龙仓、中交联合体于2月3日竞得北京一地王。电建、金茂联合体于5月13日竞得南京一地王。 “大型房企不愿拿,小型房企不敢拿,中型房企闭眼拿。”谈及2016年房企对于获取土地态度新变化,克而瑞研究员柏品慧如是称。 在此大背景下,土地价格不断被刷新。对比全国土地市场数据,2015年的多幅地王中,总价地王门槛已由2014年的54亿元提高到71亿元,增长了31%;单价TOP10门槛也由3.4万元/平方米飙升至4万元/平方米,上涨了20%。 同一天, 招商蛇口 下属子公司上海招商置业有限公司以40.88亿元的总价,11676元/平方米的楼面价竞得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地块,溢价率46.57%,成为宁波新总价地王。 中型房企拿地最激进 118个。 总价地王TOP10中,亦有两幅地块为联合体拿地。3月24日,华侨城联合华润以69亿元竞得上海一地王。2月3日,绿城、九龙仓、中交联合体以51亿元竞得北京一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