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看好未来就不该把钱压箱底(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12-08 12:01
吹眼睛吉他谱 妖狐歪传 孙雨晴 孙雨婷 www.scfc.edu 水之td1.53 啵野 武安网络红人杨明星 5555ssss zvedios 75.125.41.26 水性杨花同义词 家有仙妻 冰魅 ecard.yzu.edu.cn 九城社区 迅雷

这些分析告诉我们,可能要对所做的投资做一些区分,是有充分自有资本的投资,还是完全或者主要靠借贷形成的投资。这些年国民经济配置效率低,我认为很大的原因是投资者不把自有资本往项目放。投资总有风险,自己的钱都不往里放,用人家的钱来做事情,怎么可能兢兢业业地做好呢?做不好的话,大不了不还吗?

商业世界和金融市场总是有风险的,怎么对付?十八般兵器中的第一个就是自有资本。阿里为什么去美国上市,阿里如果要筹资,轻而易举,筹资就有资本,充实资本就是对付未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基础的一招。你看好未来,却把自己的钱压箱底,而用社会上其他人的钱,这种投资体制是有问题的。

大家都在讲信息不对称,这又该怎么办?不是让它变得对称,否则就没有分工了,如果我们都跟马云一样知道互联网,都跟每一个投资方向上的企业家一样拥有关于这个方向的知识,社会就没有分工了,也不会有生产率的提高。真正的办法,是尽量减少它可能带来的不可控的风险,其中有一条最古老、最经典也最基本的守则,我认为到什么时候都很难改变。那就是要自己放进来,要有自有资本,要有重组的自有资本,你对未来有信心,别人才可能对你有信心,一旦投资失败,自有资本还能充当抵押物,同时也是表明你愿意承担投资失败风险的信物。

这些年中,自有资本这个变量弱化得比较厉害,有批件以后,借到钱就敢叫做“投资”,我不太赞同。我试图把这种投资分开来讲,因为这样的所谓“投资”不见得能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不见得能缩小未来不确定性的空间。2015年,要让新的因素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要增加投资,但不是增加这样的“投资”,而是自有资本直接投资(就是股权融资),然后才是债权融资,按照这样的组合来安排投资。

从这点看,2015年可能是过日子和改革的交集。过日子,就要对付下行过大的压力。其实,仔细观察我们的经济生活,就会发现在很多领域还是有投资机会的,甚至过去低效的投资也是今后继续要扩大投资的一个理由,因为投错了才没有解决问题,而并非没有投资机会。

比如,纽约的地铁有四条线,中间两条是快道,外侧两条是慢道,北上广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通勤量,我们的地铁才两条线,一站一站停,这不需要扩大投资吗?再比如,上海从虹桥机场到浦东机场,一站一站停要两个小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它的时间成本这么低吗,人们能承受吗?

我们需要投资的地方还非常多,中国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非常高,长江这么好的黄金水道,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素有很多。只要到长江沿岸的县城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好多东西如果运得便宜一点,是可以打入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但问题在于,几个桥就给它们卡住了。在荷兰,所有的桥都可以打开,大船来了以后很容易通过,我们的情况却不一样,早年有的桥很矮,技术不行,钱也不够,而现在要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就需要投资。

无论往哪个方向看,中国都有很多投资机会,但不能是原来那种“投资”,不能是弄一个批件、弄一块地、套一笔银行的钱就叫投资。2015年要充实自有资本,政府要带头,不能让几万亿继续趴在帐上——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年底应该突击花钱,应该突击还钱,而是为什么要收这么多钱却让它们“睡”着?要上的税、要收的费还可以好好调整,已经收上去的钱要考虑转到资本金,比如社保,让社保做投资。主办这个机构的是联办,当年联办就是建立中国资本市场的,原因就是因为直接融资的比例太低,所以大量依靠间接融资。差不多20年过去了,一年十几万亿的社会融资总额(股市融资和资本市场也只有融资几千亿而已),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高储蓄,大量银行存款,一方面还排队筹资,股市改革还要注册制,怎么改?这个口不解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性问题就很难突破。

从这样的分析来看,2015可能是一个机会,把深度改革跟当下对付下行“过日子”结合起来,中间变量就是投资。就是把“投资”改成真正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充实自有资本,政府要带头,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也要带头,还包括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如果我们真的看好中国的未来,就应该投资中国的未来,否则怎么证明我们真的看好呢?扩大自有资本,充实自有资本,增加自有资本,不把稳增长所有的压力压到银行头上,因为银行还要消化这些年高速增长的一些后果。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因为经济速度一下来,就再通过压银行重新把速度拉回去,那样的话,就不是过日子和改革的结合。根据过去的经验,可能会带来后遗症。所以,看好中国的未来,就应该充实自有资本。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