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大招具体来看:一是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的说法可能被重提,这可能使得后续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更加受宠。而去库存可能也会因为这样一个提法而得到新的动力;二是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可调整做法有很多:一个路径是可能会继续朝15%的首付比例调整,另一个则可能是鼓励商业银行自己制定信贷比例,可能是由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试点,而后五大国有银行可能会跟进;三是公积金贷款政策可能会继续调整,预计今年会在全国推广公积金异地使用的政策;四是购租并举的模式可能会推进,或在今年下半年国务院推出相应的意见和政策;五是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的政策基本上也没有太多异议。 鉴于去库存预期不确定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2016年的货币政策仍将延续2015年的态势。 “预计政府会将增长目标从去年的‘7%左右’调整到‘6.5%~7%’的区间。稳增长将是2016年的首要任务。同时预计,通胀目标将会维持3%不变,而M2增长目标将会提高到13%(2015年M2增长目标为12%,实际增长率为13.3%)。” 朱海斌称,“货币政策将关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我们预计2016年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和4次50个基点的降准。与前一年相比,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将有所减弱。” “鉴于2016年国内去产能调结构,以及海外经济疲软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政府适度推动居民加杠杆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无可厚非。”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最近国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以及1月份去库存,这包括在此前将非限购城市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降至20%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进一步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和房贷利率(她预计年内降息2次);鼓励地方政府购买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用途;以及加快推进中小城市的户籍改革,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农民工买房。” 目前,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均价环同比继续上涨。交通银行有分析师称,春节前后三道政策相继出台,这是一揽子“盛宴”的开端,接下来将进入政策蜜月期,更多促进措施将沿着“高频率、微刺激”的路径陆续推出。 严跃进也对记者称,“预计去库存后续或有五大招。”
【各地政策加码力促房地产 “去库存” 两会或讨论货币延续宽松】作为去库存的重要任务,房地产市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利好政策不断。但是新年过后,一线城市的房价量价齐升也引发了对于去库存加杠杆的担心。尤其是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消息,更被市场视为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信号。(中国经营网) 而房地产去库存的效果将实质影响后续货币政策调整口径。一位券商分析师看来,如果价格太高,没有带动大规模去库存,房企开工积极性不强,这意味着实体层面没有创造出的资产,相关产业链依然没有很好的收入端来源,收入端压力需要外部融资抵补,货币政策仍需宽松;反之,房地产库存明显去化,房地产开工重新企稳上升,形成短周期补库存扰动, 缓解实体缺资产的现状,带动重工业产业链再扩张,那么这意味着实体层面派生出了新资产,传统产业链新一轮加杠杆开启,债务和通胀风险上升,叠加供给侧改革、未来物价上升预期,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 全国两会期间,依照惯例总理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也可能将宣布通胀目标和M2增长目标,而这两个目标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需求端适度刺激、供给侧加速改革、总体保持稳健是未来政策调整的重点。稳增长政策叠加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设置经济目标区间、提高增长弹性是合理的选择。预计两会可能商讨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从去年的‘7%左右’调整到‘6.5%~7%’的区间。” 从3月3日起,中国开始进入全国两会时间。但持续上涨的房价似乎牵动了更多普通人的关注。 2015年12月行长周小川更表示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中的比重相对偏低,银行系统也觉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相对比较安全,有发展的机会。在去库存的过程中,降低贷款条件(如降低首付比例),贷款增多,从这个角度,个人住房的杠杆会有所提高,这个逻辑没错。 (责任编辑:DF207) 宽货币是去库存的重要工具 作为去库存的重要任务,房地产市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利好政策不断。但是新年过后,一线城市的房价量价齐升也引发了对于去库存加杠杆的担心。尤其是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消息,更被市场视为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信号。 任泽平则认为,货币政策以配合供给侧改革为主,继续宽松,但2016年货币宽松程度边际上可能不如2014~2015年。 |
- 上一篇:独家爆料 ▎金牌投资秘籍 拿走不谢!
- 下一篇:年内房价将小幅走高房地产投资继续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