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涯社区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本周舆情热度较高的是:“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受热议,删古诗习总“很悲哀”,“填海造岛”发言人神回复获网民点赞,男子穿旭日旗被打等热点事件。 舆情综述: 社会舆情方面,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期间,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习总一席话,引发广大网友的赞赏与共鸣。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在教材中删去了古典诗词和散文,这招致许多社会有识之士和家长的不满。主流观点认为,让孩子从小读点优秀古诗词和散文,并不是简单“增加知识”的功利主义,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有言论指出,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的思想过于单薄和缺乏自信,在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是不利于与外国友人交往的。于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洋奴思想的泛滥。舆论表示,如今,习总的一席话,把删古诗“减负”上升到了“去中国化”的角度,这一不寻常的表态和批评,将深刻影响之后的教科书内容的修订,而与之相关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反腐将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此值得教育部门反思和关注。 反腐舆情方面,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官员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和频度大幅加速。近日,围绕着浙江省高院童副院长投江自尽的新闻,网上呈现出的一些言论动态颇值关注。在网民看来,多年来中国自杀官员一贯制死后“被抑郁”的潜规则,在民间一概解读为贪腐。网友表示,现在的官员害怕纪委如同孙子,纪委一个电话就会出逃、就会自杀,整个国家机器似乎得了帕金森氏综合症。在这样的反腐败模式下,舆论较为普遍的看法亦认为,在当前以纪委主导的封闭的不受《刑诉法》制约的反腐模式下,中国问题官员更愿意选择自杀,而不愿意接受审判。舆论表示,中国只有回归“法制反腐”,坚持公开的司法程序,坚持公开的舆论监督,坚持人民选官,坚持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中国反腐才能回归理性,才能真正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之上,官员外逃、官员自杀、官官自危的现象才能有所改变。 政改舆情方面,公务员薪酬改革,一直是舆论热点话题。近日,人民网推出“十问公务员工资改革”系列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评论表示过高的津贴福利不利于廉政建设,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缺陷,急需改进。其实关于公务员工资逐步上涨的话题一直在争论,也一直在研究,然而公众就是对此不理解,网民较多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强烈的反对,甚至谩骂。对于公务员待遇来说很多公众已经被带入了一个误区,然而这也恰恰表明当前公务员福利待遇的窘迫。《北京青年报》刊文指出:一提起给公务员加薪,不仅公务员群体被质疑,连倡议者也成为众矢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务员工资不够透明。不透明,就易为公众猜测与误解,且难以获得公众的普遍理解。当前民众对公务员涨薪期许,是在于公开透明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和在此基础上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待遇。 舆情导读: 1、老人因让座打人4耳光后猝死 9月9日,郑州一公交上,老人因让座问题与一小伙争吵,打了小伙4个耳光后昏厥猝死。公交车上的暴力一幕接着一幕的上演,似乎公交车上已经成了不文明的重灾区。因为让座问题,大打出手至流血和死亡,这样的事听着就让人纠结百味。公交车上年轻人是不是应当给老人让座?相信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社会现状:工作越来越辛苦的上班族,住的地方离市区越来越远,他们想在公交车上多坐一会儿的想法也情有可原。甚至有时就是让座了,也难得到一句“谢谢”。正是这种“你应该给我让座”的霸王心理,使得打人者嚣张,使得公众渐生反感。 2、“去中国化”习总很悲哀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期间,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习总一席话,引发广大网友的赞赏与共鸣。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在教材中屡屡删去古典诗词和散文,招致许多社会有识之士和家长的不满。主流观点认为,让孩子从小读点优秀古诗词和散文,并不是简单“增加知识”的功利主义,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有舆论认为,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的思想过于单薄和缺乏自信,在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是不利于与外国友人交往的。于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洋奴思想的泛滥。舆论表示,如今,习总的讲话,把“减负”上升到了“去中国化”的角度,这一不寻常的表态,值得教育部门反思。 3、男子穿旭日旗遭打疑似炒作 近日,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被打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中日关系向来是一根敏感的话题,抵制日货时的打砸抢烧、抗议女优时的臭鸡蛋、对亲日明星的舆论攻击等等。虽然这种仇恨情有可原,但是似乎国人一直很难把自己放在胜利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份仇恨。每当遇到涉日话题时,都恨不得将最低俗的言语和最极端的行为付诸行动,自卑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网上有声音猜测,一些人为了某些利益,故意挑拨敏感的民族和国家关系,此次事件可能是一起炒作。网民对此表示,某些媒体带有明显指向性的进行报道,更是助长了激烈情绪的酝酿。如果此事背后真有炒作,那么对于这种用民族仇恨来获利的人,必须严惩不贷。
4、“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受热议 今年中秋许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仅中秋节取消了发月饼福利,连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也“只见证书,不见奖金”,而在舆论场上引来不少议论。新华评论表示,一些执行者在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职工福利,这绝不是中央反腐倡廉的本意。网上也有不少评论认为,反腐败变成反福利,矫枉过正。网上具有“压倒性优势”言论指出,基层工作人员很辛苦,适当的“节日关怀”,与滥发奖金、巧立名目的三公消费是截然不同的,应当予以区分。网友还建议:要建章立制,使相关福利规定成熟起来,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5、防城港副检察长高调宣布清廉“求人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