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为改革干杯 2015年会发生什么(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11-26 16:04
p4xl运动型卡车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大中华闻摘 惊天秘典 ks9673net 8.14是什么情人节 通缉魔鬼乖乖牌 清宫遗恨之晨梦初醒 暴君的七夜罪妃 206.217.214.175 狂神卡盟 cf60分钟抽奖活动 tiantiangannvren

  谈一谈我们对明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改革的展望,我在11月19日发报告,叫离降息降准还有多远,然后国务院推出了国十条,11月20日汇丰PMI指数低于预期,11月27日发生了降息的事件,这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未来的货币政策将由定向宽松面向全面的降息降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呢?我们认为未来全面的降息降准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新的宽松时代开启了。这一次降息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整个货币政策、公共政策、演化逻辑走到现在的必然现象。明年将会由全年的降息降准替代今年眼花缭乱的各种工具,而且从政策的层面有可能会加码。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看呢?过去我们不敢放松,因为房地产泡沫在往上走,旧的增长模式还没有破掉,无效的投资需求还存在,所以我们放松货币政策担心加杠杆。从1953年之后,我们吸取了一个教训,存在财务软约束的背景下,这种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是失效的。比如说地方政府,继续膨胀它的无效融资需求,所以当时就认识到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试图挤出边际上的无效需求,在西方市场上行之有效的在我们这边行不通的。所以1953年之后我们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但是要转向全面的降息降准也是面临着困境。收紧担心触发钱荒,放松又担心促进旧的加杠杆。所以过去2014年做了各种眼花缭乱定向工具的创新,从今年的实施效果来看非常有限,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大家认识到,赋予货币政策调整的功能,在世界各国实践当中都是失败的,作为一个总量政策,不具备调节的功能,而且大家逐渐认识到定向的宽松是一种行政,是一种倒退,不透明,有失市场的公平性。所以,走到现在我们判断,定向宽松走向全面的降息降准只是时间的问题。42号文的出台,意味着软约束的部门后面逐渐硬约束,随着经济的下行具备了降息降准的条件,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将会逐渐看到货币政策全面降息降准替代今年定向宽松的局面,财政政策未来也会变得宽松,也就意味着2015年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的年份。

  • 国泰君安任泽平再抛牛市论:2500点只是故事刚开始 2014-11-21 08:07
  •   第二件事情是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实现,今年出清在加快,利率在宽松,利率在下降,改革在提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今年?在二季度以来发生的这些事情?为什么不是在一季度?为什么不是在去年?为什么不是在前年?我们打一个比方,叫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一定是有一块石头掉进了平静的湖面,产生了一系列的涟漪效应,那么谁扮演了这块石头呢?我认为是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这也是一个划时代转折性拐点的意义。我们为了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所以在二季度开始政策转向宽松,利率开始下降。因为土地财政收入的坍塌,导致了财税改革的提速,进一步压低了无风险利率,提升了风险偏好,让大家进一步确认了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因为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大家预期未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长周期的拐点,所以居民的大类资产配置发生了变化,大量的资金从房市、理财、信托,从各种影子银行的渠道流入到这个市场,所以说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增量资金的市场,不再陷入存量的困境。所以,我认为是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静的湖面。 我们来看德日韩的增速发展期,都是与房地产长周期拐点重叠的。德国的经济增速换档是在60年代,房地产长周期拐点也是在60年代。当大家都不买车买房,或者达到峰值的时候,都开始消费的时候,经济增速自然就下来了,就像总书记讲的这是一个经济规律,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任泽平:为改革干杯 2015年会发生什么

      感谢顾总、王总的激励,明年我们继续努力,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过去这一年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谢谢!我报告的题目叫《为改革干杯》。

      日本在70年代、台湾80年代、韩国90年代,都出现了房地产长周期拐点,都出现了经济的换档,中国的房地产周期拐点就在现在。建筑峰值到达城镇户均住房1套左右,改善性的职业需求占整个住房市场的32%,这就意味着我们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基本平衡,由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由首次职业向改善性职业,由新房向存量房,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建筑的长周期拐点出现了。为什么把房地产作为经济推演逻辑的出发点呢?因为房地产太重要了,房地产的市值是200万亿以上,房地产占26.6%,如果加上基建和制造业,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40%。正是因为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出现,下游产能过剩的行业要加快出清,那么政策的宽松,二季度政策为什么变得非常宽松呢?因为二季度房地产出现了较快的下滑,从20%下滑到12%,所以政策频繁出手宽松来对冲下滑,改革提速应对土地财政减收,融资需求收缩导致利率下降,资金从房市和理财流入股市。这是我们过去所看到的,造成现在股债双牛的很重要驱动,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类似于1996年到2000年,我们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背景。 展望2015年,大致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们处在一个增速换档的关键期,有可能中国经济增速在2016年、2017年将探明中长期的底部,如果回顾这一轮的中国经济增速换档,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有比较清晰的记忆,从2010年到2012年的2月份属于快速的下滑期,从12.1%一路下降到7.9%的GDP增速,2010年到2012年我们对增速换档的认识没有这么透彻,大家感觉到没有力度。从2012年的二季度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开始趋缓,这就进入了一个增速换档期的第二阶段,由快速下滑到缓慢下滑,大家隐约地感觉到中长期的底部正在逐渐找到,接近但还没有到,新常态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一个现在时。

    相关新闻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个变革不仅是政府政策的层面,也是微观企业的层面,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推动改革,我们也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在我们国家重新焕发出了传统产业积极转型,新的产业即将破间而出,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感到幸运。毫无疑问,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我国扎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我们只会前进,不会倒退,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将引导未来。因此,让我们为改革干杯!

      问题来了,政策宽松是不是反改革呢?这又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如果说你光刺激不改革,那毫无疑问是没有未来的,在不远的未来将爆发危机。但如果说政策宽松,而且推动改革,宏观调控将为改革提供润滑剂,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比如说1996年到1999年,朱镕基总理在推动改革的同时进行政策的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存准率从9%降到6%,你只要改革政策就可以宽松,这就是一个认识问题。 对于改革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今年财税改革落地了,但是作为一个改革元年,我们认为对整个改革的思路,我们的看法是这样。2014年更多是改革方案的准备期,中央通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财税、金融、土地、社保等等,未来这些改革的方案我们深信都不会束之高阁,会逐步落地,在2015年,2016年将涉及到改革的攻坚年份。2014年是改革的准备期,2015年、2016年将是攻坚期。按照中央的部署,就在2017年把改革攻坚战打了。我对改革的粗浅理解是什么呢?改革的时间表将以财税始,以国企终,核心在财税、金融和国企三大改革,为什么呢?我们经常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我们看中国的当前还有谁不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来干呢?只有两个主体,如果我们能够硬化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如果推动国企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来玩,在未来几年,随着改革攻坚战的打牢,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将换档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去年6700美元,今年将超过7000美元,如果攻坚战到2017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将突破1万美元,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虽然存在地区的差异,但是就意味着中国增速换档成功了,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崛起和复兴就实现了,未来的挑战将不再是经济改革,将是社会转型和政治改革,这就是我们对未来改革整个时间表和路线图的理解。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