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晟认为,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还可适当加大力度。对于一线城市房价集体降温,则要“喜中存忧”地对待。一线城市的管理者的态度应该更明确,给房地产市场更清晰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5月18日公布了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放缓,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扩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二线城市楼市有过热苗头。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抑制性政策或加码。 严跃进说,新地王带来了后续豪宅产品集中入市的可能,这也使得后续房产价格依然会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如果此类高端产品没有差异性竞争策略,并且后续整个房地产周期步入降温通道,则风险会较大。 “楼市的稳定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前提。从去库存方面来看,楼市回暖对三四线城市很有利,预计接下来仍会稳步向前。”陈晟说。 “如果上述政策推出,每一套房子都‘有案可查’,某些中介机构发布虚假的高房价信息将被监管,这无疑有利于市场的健康交易。”陈晟说。返回杭州365淘房>> 二线城市环比涨幅比3月进一步扩大 涨幅超过一线城市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告诉记者,须密切关注某些一线城市的房价,特别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他透露,住建部等有关部门正在酝酿针对房产中介的更为严格监管措施,或推出“一房一个监测号”政策,力求消除虚假房源信息和市场炒作现象。
严张应则提出,未来亟待将包括合肥在内的同类型二线城市进一步剥离,“一城一策”出台差异化的土地、信贷政策,避免“生没生病都一起吃药”。他说,“现在的情况是,宏观调控只将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剥离开。但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三四线城市市场特征、主要矛盾已明显不同,在土地、信贷、税负等政策上也应区别化对待,单独出台政策,用更成熟、更精准的政策来调控,而不是打包‘一刀切’。”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认为,3月份开始一线城市逐步收紧楼市限购政策,政策效果立竿见影,一线城市集体降温,但二线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苗头需要抑制。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最新数据显示,房价总体继续上涨,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但城市间涨势出现新变化,一线城市涨幅放缓,二三线城市涨幅扩大。 记者注意到,住建部正在酝酿针对房产中介的更为严格监管措施,将重点整治隐瞒房屋真实状况、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及乱收费、骗取中介费等“钓鱼”行为。据悉,住建部等有关部门或推出“一房一个监测号”政策,力求消除虚假房源信息和市场炒作现象。 合肥市近两三个月房价涨幅十分突出。合肥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骆芳芳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宏观政策、信贷环境的宽松;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地价高涨、低库存等情况推动房价攀升。市场一度出现库存可消化时间短,导致待入市和观望客户开始恐慌入市。 二线城市量价齐升 火爆原因何在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李皎也曾表示,随着销售市场持续升温,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明显进展。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7亿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826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1241万平方米,已连续两个月减少。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今年以来,一二线热点城市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明显回升,房价、地价高企,与今年一季度的信贷宽松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受到总体信贷环境宽松的影响,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有意购房的消费者,购地、置业的资金都比较充裕,使得需求得以集中释放。 苏州国土局5月17日出公告暂缓出让5宗地块之后,5月18日再出公告,对继续出让的10宗地块的拍卖价格进行限价,对报价超过最高报价的,终止土地出让,竞价结果无效。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收窄,深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甚至出现下降。而部分二线城市环比涨幅比3月进一步扩大,合肥、厦门、南京等地房价已超过一线城市涨幅。 据统计,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5个,比上月增加3个。 陈晟说,当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仍是楼市的主要任务,同时须密切关注某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变化,特别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5月地王频现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给了开发商信心,在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开闸时,众多房企激烈争抢,5月土地成交的盛况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长三角区域的上海、南京、杭州的多宗地块均以高溢价率成交,楼面价超过房价更是成为常态。 一向“不温不火”保持平稳发展的合肥楼市,在今年持续“高烧不退”。朱德开建议,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首先要及时调整土地供应节奏,加大有效供给,调整市场预期,逐渐缓解供需矛盾。 近期多个城市再现“地王”。5月18日,保利地产以54.5亿元的价格竞得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西社区PDP0-1001单元的A-03-11地块,溢价率达296%,折合楼板价43607元/平方米。5月13日,世茂集团以88亿元,115%溢价率竞得南京建邺区河西北部江东5号的2016G1地块。葛洲坝地产以总价32.8亿元拿下河西南G14地块,楼面地价是45213元/平方米,成为南京新的单价地王。 “从环比数据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下降的仅5个,上涨的则多达65个,这一上涨城市数量创造了自2014年以来28个月的新高。”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说,从目前数据来看,全国各地大中城市房价已开始回暖,而且二三线城市特别是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明显扩大,这令人不安,或招致针对性的抑制性政策。 严跃进表示,“地王”现象背后有四个因素:一是部分地方政府有意识地进行供地,这时房企拿地最积极,也容易因为政府的“饥饿营销”策略而报高价;二是房企销售业绩不错,资金面比预期好,因而拿地会更积极;三是此类区域后续投资价值依然被看好,房企拿地更有底气;四是积极补仓的需求,此类城市库存规模已经不足,拿地本身没有太多问题。但房企思路基本一致,所以会抬高价格。 而如今二线城市房价、地价上涨的趋势甚至火过一线城市,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线城市的限购始终没有打开,而年初一些金融政策,实际上是刨除了限购城市北上广深而只针对非限购城市。比如,今年2月2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面对楼市的“高烧不退”,上海和深圳分别在3月25日出台楼市调控措施,一线城市楼市总体随之略有降温。 提防一线城市房价大起大落 多部门酝酿房产中介更严格监管 链家地产上海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认为,经过年初楼市的快速上涨,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已进入调整期,一线城市推地量减少,这也导致房企在一线城市的拿地风险上升,转而目光瞄准在开发商看来有上升空间的“强二线”城市。 严跃进认为,“今年的地王是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驱动使然。另外,过去的地王主要是市区高溢价土地出让的现象,而现在很多地王,越来越趋于郊区化,反映了房企拿地策略和项目定位思路的转变。” 苏州国土局限价出让十宗地 针对性的抑制性政策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