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楼市的“长效机制” 应该如何跟进?(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2-14 11:50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马后炮队长 马兰坡爱情故事 马明晨 马尼拉援交事件 麦考网 曼丽娇 猫休影视 美尔贝论坛 美女秘书芷晴

问题是,尽管货币政策打上“抑制资产泡沫”的烙印,但新旧动力转换和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既不能放水,但也不能紧缩,稳健仍是主基调。因此,相机抉择下的货币环境,难以避免资金“接济”热点楼市。未来开发商推盘将继续降低,当前暂时缓解的供求矛盾或继续绷紧,这就要防范投资资金重回楼市。

2012年以来,政府强调楼市要建立长效机制。此轮热点城市出台调控政策,有应急的意味,但应急过后,长效机制应及时跟上。当然,热点城市调控政策也有长效机制的内容,但规定笼统,后续操作细则和“落地”配套未跟上。基于中期内的供求关系,不排除热点楼市继续火爆。眼下尤其需要从加大投资炒作成本,围堵违规资金,增加有效和长期供应等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制度建设入手,比如热点城市尽快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在源头上围堵违规资金,加快盘活存量土地,加快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导向的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让长效机制及时跟进并成为中期楼市管理主旨。

早在1985年,全国人大就授权国务院研究征收房产税。2011年,上海和重庆率先试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基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调节缺失,短期内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难当大任,从经济转型和构建内需社会的高度出发,笔者建议扩大房产税试点征收的城市范围,在2015年来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启动新一轮房产税试点。在征收方案上,可采取家庭一套房免征,对两套及以上住房累进征收。

无论去年的股市异常波动,还是今年上半年的楼市火爆,或当前价格翻番的“蒜你狠”再次袭来,资金绕道和加杠杆入市是主因。由于交易周期长、成本高、非标准化,无做空机制,楼市资金监管相对容易。为此,调控主管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协同,监管各方都应站在保卫金融经济安全的高度,拿出专业精神来,不应还停留在供应关闸,甚至价格管制的老套路上。

为适应大城市服务业兴起的产业结构更替现状,除了向集约式的服务业增加供地外,还需加快推进工业用地向居住用地转变,增加土地出让金,涵养未来政府税源。去年京穗深三个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分别达22%、32%和36%,远高于纽约(3.9%)和东京(5.1%)。而京穗深住宅用地占比分别仅为28%、29%和26%,远低于纽约(44%)和东京(73%)。因此,要加快配套成熟、供应效率高的存量用地盘活力度。

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包括教育医疗、市政管网等配套服务,也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例如研发-制造-物流)。为此,要有提高通勤效率的多种交通工具无缝对接的规划,在轨道站点大规模盖住房和大型停车场;要有提高公共服务供应效率的教育集团化(强校帮弱校)、强化划片入学和学区政策;夯实有效需求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比如非超大城市对常住人口取消入户门槛,将用地审批“双挂钩”(财政转移支付和新增供地规模、新增户籍人口规模挂钩)等政策的细则落地。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