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后想再次强调,政策调控要跟着制度建设走,政策不仅要“反周期”,还要使政策的作用在制度框架下提供长治久安可能的同时,作合理的区别对待,以一城一策、一城一案方式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即使同样处于“冰”态的几百个三、四线城市,情况也是各不相同,那里的“去库存”显然不能简单依靠商业信贷,还必须配上政策杠杆,而政策杠杆怎么配,必须一城一策。对于“火”起来的城市也不是仅仅简单地搞限购限贷的问题,还要赶快组织有效供给。而怎么组织有效供给,还得回到前面四个重要的制度改革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强调标本兼治、治本为上。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共同努力,解决好这样的重大现实问题。 上面四个角度的制度改革,如果合在一起,再加上相关的政策调控,我认为那就是“标本兼治”,而且一定要实现“治本为上”。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大家关心的房地产税改革,虽然很多人在这方面表达了反对的意见,但毕竟要看到中央的文件中,凡是成为白纸黑字的权威表述,一向是坚持这个改革方向的。我们现在还是要回到怎样让全民族一起作理性讨论,通过立法过程经受历史考验,解决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状态必须建立现代税制,包括房地产税这种直接税的制度建设这个问题上。最关键的要领之一,就是借鉴国际经验,但不能照搬美国的普遍征收模式,必须借鉴重庆、上海给出的第一单位扣除这个经验。怎么扣除?立法过程中方方面面可以表达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作理性讨论,寻求最大公约数。
核心提示:房地产调控政策要跟着制度建设走,政策不仅要“反周期”,还要作合理的区别对待,以一城一策、一城一案方式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 这样分化的局面摆在眼前,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9·30”之后确实遏制了原来大家最焦虑的一批城市房价迅速升温势头,同时必须看到今后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按照之前十几年的演变来看,最大的可能是继续“打摆子”、“坐过山车”式地从一端摆到另外一端。有人总结下来,从一端转到另外一端平均15个月为期。现在的限购限贷过去已屡次出现,但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新的焦虑转到了经济低迷、房地产市场不振,又必须取消限购限贷,甚至地方政府层面不约而同地采取给予补贴、加强贷款支持等措施,来使房地产市场升温。到了一定的时候,再摆回来,就像我们“9·30”以后看到的这一段。如果这样几轮政策调控都在“打摆子”,都在“坐过山车”,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过去政策调控只是治标而没有治本。接着要问的是:今后应该如何体现标本兼治而治本为上的调控高水平,这是我在第一个层面最基本、粗线条的观察之后所要表明的这个判断。 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制度建设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住房制度,三是投融资制度,四是税制改革。四项制度改革合在一起,再加上相关的政策调控,那就是“标本兼治”,实现“治本为上”。 第三个投融资制度不用多说,大家对于重庆过去的“八大投”可能都有印象,世界银行曾经给予高度肯定。这些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要进一步规范化,这方面全国有统一要求。重庆在这方面值得肯定的是,能够把前期不得不做的一些调整中“八大投”式融资平台,结合整个发展战略,结合结构优化的取向,对应市场机制和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杠杆式放大,支持它的通盘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城市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以这种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对接到PPP,在重庆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案例。这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配套改革。 第三个相关的制度建设是投融资制度。大量的基础设施跟着不动产的开发,必须配套提供宜居的条件,包括上述两个轨上的住房,以及和住房相关的各种各样不动产的配套,从楼盘、小区、服务网点到城市综合体、连片开发、产业新城运营,这些大规模的建设中投融资机制如何适应创新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何守正出奇?这方面就要特别说到重要的PPP概念。近年从管理部门到方方面面,对此都高度重视。推进PPP的创新,财政部业务部门会议2015年记录在案的是13次,平均一个月一次以上。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进展,但同时还有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这涉及法治化进程、契约精神的培养、规范地设立阳光化的全套作业流程等问题,在PPP概念之下都必须解决好。在政府、企业之外,还必须要形成健康的专业机构力量,并把一个个项目建设,合理地、创新地与金融市场对接,共同形成PPP“1+1+1>3”的绩效提升机制。 要把原来的治标不治本,转为既治标又治本、综合施治,而且体现中长期的“治本为上”的应有水平,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层次,我的基本认识就是制度建设必须跟上。当然,说到制度建设,就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针来加以领会,“三去一降一补”只是切入点,必须解决整个制度体系怎样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要求的现代国家治理的这种实质,怎样体现在整个制度安排和机制连接方面,使市场的有效作用加上有为和有限的政府作用,促成一切潜力、活力的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走向长治久安。这方面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必须解决的攻坚克难的问题。中国整个改革进入深水区,现在所说的制度建设,都面临着“好吃的肉吃完了”、你只要一动就要啃骨头的问题,这个硬骨头如何真正啃下来,是对我们的历史性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