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声:从去库存角度来讲,是不是一线城市根本没有去库存的压力,只有部分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才会有去库存压力? 经济之声:如果从M2增速看,其仍然稳健时如果出现了信用收缩,会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流动性收紧,从而对房价产生影响?
1月6日,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进入2016年12月份以来,决策层已经六次明确对房地产的相关调控。2017年楼市怎么走?房价是涨是跌? 经济之声:征收房产税虽是大的趋势,但可能距离还不是很近,是吗? 关于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一方面,2017年中央提出五大任务的第一条就是稳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大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是非常显著的。如果要稳增长,房地产投资至少不能出现比较大的下滑,这是简单的、必须承认的事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2017年房地产调控主基调——去库存与放泡沫并举,并加快研究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事实上,仅在去年12月,决策层就已经先后六次明确对房地产的相关调控及监管。 关于这个话题,经济学家刘胜军做出了点评。 刘胜军:这涉及到地方财政的问题。房地产市场规模比较大,地方政府有很多路径依赖,短期内要摆脱依赖可能不是很容易。房地产本身又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实际上,它无论是对经济增长的走势还是对金融风险而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不慎重,这也决定了解决房地产问题必须要长远考虑、谨慎操作,并从制度层面入手,才能够逐步化解房地产的两难格局。 总体上来讲,房地产市场这种震荡向上的格局没有改变,但中央是不希望房地产市场过快上涨的,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如何发展取决于制度性的变革能不能取得进展。 经济之声:现在油价已经有触底的感觉了,2016年大宗商品也出现一波大的上涨,如果这些因素慢慢发酵,出现了价格的上涨,出现了通胀的上行,那货币政策是要顾稳增长,还是会控通胀,哪个会排在前面? 刘胜军: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受到的最大影响应该就来自货币政策,在过去几年,从M2增速和GDP增速的差距来看,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相对宽松的,这也是支撑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对货币政策的提法变成中性,所谓的中性就是应该和经济增长相适应,而不是过多地进行货币刺激,如果货币政策实现这样的转变,很显然是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化的非常根本性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