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2-03 15:26
神雕之逍遥魔星录 棒子国护士门事件 保定热线小道消息 保定市小道消息 宝路捷车管家 鲍源源 杯葛同窗 北方影院杀机四伏 北方影院租妻成婚

此外,意见还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落实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收益。意见延续此前农村土地改革一系列政策,要求落实农地用益物权,增加农民财产收益,农民收入将有切实增长。在当前鼓励加快农业转移性人口市民化的背景下,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权益的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农民在城镇购房、租房等长期居住行为,有利于城镇新市民各类需求的稳步增加。

城镇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建设加快推进,11月23日,国土部召开《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意见提出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相应激励措施,完善了保障措施,进一步细化各项政策规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不仅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而且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镇更新改造。对部分供应紧张的城市而言,此次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增加后期供应,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楼市平稳运行。

2016年1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

早在2013年,国土部就已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并在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陆续开展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2014年国土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将实际供地率作为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城镇批次用地规模的重要依据,对近五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的市、县,除国家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外,暂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从国土资源供给看,我国建设用地供应将从增量扩张为主转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十三五时期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56万亩,较十二五时期的3925万亩明显缩减。同时明确对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未来这些城市中心城区新增的建设用地主要来源将以盘活低效存量用地为主。

四、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

中央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加大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近期中央多次发文表示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加大房地产金融监管及审查力度。央行《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关注实体经济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11月4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动产投资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自查有关事项的通知》,加紧摸底保险行业不动产投资现状,拟规范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行为,防范投资运作风险。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企业债券审核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意见》,要求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用于商业性房地产项目。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国务院《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不得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违规开展房地产金融相关业务。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也将进一步防范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维护房地产金融市场秩序。

从金融领域加强楼市调控也成为地方房地产调控重要措施。11月3日,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切实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精神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有序运行的决议》,进一步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维护房地产金融市场秩序,同时强调,要继续加强对首付资金来源的审查,切实防止信贷等各类资金,尤其是理财资金违规进入土地市场。11月8日,上海银监局下发文件,要求辖内商业银行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全面加强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管理。上海从金融领域加强楼市调控,有助于防范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

上海启动新一轮自贸区金融改革。央行上海总部召开政策发布会,宣布启动新一轮自贸区金融改革,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支持自贸区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在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功能,加强业务风险管理。此次通知是去年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改40条”的一项重要实施细则,打开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个人跨境金融服务空间,推动自由贸易账户精准服务实体经济跨境活动需求,进一步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实体经济,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五、展望:调控效果逐步显现,未来仍将推动市场平稳运行

调控效果逐步显现,热点城市楼市逐步回归理性。十一期间,全国一线和部分二线热点城市相继出台了调控政策,需求端主要是限购限贷,减少投机性的购房需求;供给端主要是增加土地供应,加强土地市场以及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11月,部分热点城市继续收紧调控,限购限贷力度加强。从统计局数据显示,调控效果取得初步成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实施调控政策以来,房价走势明显趋稳。近期部分城市继续加码调控,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预计随着未来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热点城市楼市将逐步回归理性。

未来仍将把控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平衡,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动能加快成长,新常态特征进一步显现。但国际国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企稳基础仍不牢固。临近年末,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将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而随后的住建部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将定调明年的房地产政策。此前的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央行也表示要注重稳增长和防泡沫之间的平衡,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仍将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将沿续当前分化局面,在三四线城市继续推动去库存的同时,注重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上一篇:住宅:11月成交整体下滑 超七成城市环比下降

下一篇: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交易情报(2016年11月)

地产资讯 |  土地交易 |   |   |   |  字体:

责任编辑xujing.bj

手机也能看资讯 更多关于 房地产 政策跟踪 的资讯

更多>> 来自 研究院动态 的其它资讯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