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最后几天,先是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上交所发布加强公司债监管的文件,紧接着10月31日中国证券网披露,深交所也发布了类似的监管文件,两大交易所一致明确未来公司债募集资金将不能用于购置土地,并规范分类监管标准。房地产市场调控期间在重点调控的热点城市存在竞拍高价地、哄抬地价等行为的房企将被禁止发行公司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立场的微调已经在进行之中。为了抑制房价泡沫,10月银监会会议提出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而信贷中房地产相关贷款的占比也受到了关注。 频频传来的监管消息,让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如同这北京的天气一样,一天比一天寒冷。 1、公司债收紧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上海有些银行已经叫停了“接力贷”、“合力贷”业务,比如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均向记者表示,在受理客户相关贷款等按揭业务时,都会做审慎的贷前调查,加强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审核。而且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明确表示,兴业银行在上海地区将不接受“接力贷”、“合力贷”等业务。 首先,限房价,直接打击开发商拿高价地的预期和积极性。4宗地块按照地块属性看,平均起始楼面价均在2-3万左右,剔除配建基本都在3万左右,最高限价在5.34-5.58万,可以说完全杜绝了地王的可能性。 10月28日,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4宗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补充公告,进一步细化这4宗“限房价 竞地价”试点地块的竞买规则。根据补充公告,海淀区永丰三地块的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5.34万元/平方米、最高单价不超过5.61万元/平方米。大兴黄村地块销售均价不超过5.58万元/平方米、最高单价不超过5.85万元/平方米。 房企融资大动脉断血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和广州产权交易中心的挂牌信息,挂牌信息,十月份房地产公司股权和项目挂牌转让案例明显增多,共17例,创下今年以来单月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今年1月~10月的转让案例总数仅为34。 不仅控地价 还限房价 海通证券姜超日前在报告中指出,部分中小型房企经营较为激进,负债率高企且在本轮地产周期中未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