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人口已经进入下降通道;第二,房地产的赚钱效应也已经消失;第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配置房贷的意愿将系统性下降;第四,中央已经放弃了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思路。综合来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将更多让位于消费属性,从纯投资的角度来看,房产造富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有限 也有分析认为,房地产产业链不会因此复苏,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有限,房地产依然是当前经济的主要下行压力之一。房地产复苏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政策松-销售反弹-去库存化-拿地反弹-投资反弹。目前看,销售仍未企稳,投资反弹仍遥遥无期,这也限制了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收入和支出。仅靠地产放松无法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下一步会出台哪些政策? 1.房地产政策还可能进一步松动。二套房房贷调整已经兑现,下一步税费标准的松动也不会太远,甚至有可能放松首套房信贷,不过北京上海放开限购的可能性较低。 2.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在今年整体宽松的贷款环境下,一线城市优惠利率的数量及优惠力度还将继续增长。”融360房贷分析师袁媛预计,降息降准的预期仍在增加。 3.基建投资继续加码。以“一带一路”为转折点,可能掀起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 ■延伸 盘点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 从去年起,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就层出不穷: 大面积松绑限购 去年,楼市迅速冷下来,经历了的低迷。到了下半年,地方政府纷纷出手救市,实施了3年多的楼市“限购令”在多地以各种形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第一波救市潮。到目前为止,全国46个限购城市中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还没有解除限购。 房贷新政、降息降准 去年“9·30”房贷新政出台,松绑房贷、降息、降准被视为第二波救市政策。几个月内央行两次降息、一次降准,目前五年期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是5.9%,是11年来的贷款利率。 多地实施公积金新政 去年10月9日,住建部、财政部及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主要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推进公积金异地贷款等方面内容。在公积金新政发布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已有超过32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公积金贷款调整细则,主要体现在降门槛、提额度、认贷不认房以及实现异地贷款这几方面。 优化用地供应结构 2015年3月25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2015年各地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加大市场秩序和供应实施监督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