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域使用权;
(十)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 不动产登记又称为不动产物权登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的一项物权制度,是指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不动产登记并非登记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其本质应为产生司法效果的事实行为。 (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实我国已经有房地产税的两个试点模式:一个是上海模式,不涉及到存量房;第二个是重庆模式,只涉及少数高档住宅。 (三)森林、林木所有权; (九)抵押权; 至2016年底,全国335个地市州盟、2808个县市区旗已经开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400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300万份,全国全面实现了“发新停旧”。全国1700多个县(市、区)顺利接入国 家 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四个直辖市、河北、江苏、浙江、广西等地率先实现接入范围全覆盖。 不动产统一登记年底全覆盖可以“以人查房”吗?可以降房价吗? 登记包括哪些权利? 先来看,全国联网后,是不是所有人的房产信息都可以查到?其实,这个还做不到。比如,很多人以前买的房子,拿到了房产证,但没有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就可能查不到。而且,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严格限定了查询范围和查询申请人。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 (六)宅基地使用权; (二)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
2017年,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迎来“决战年”,国土部部长姜大明近日表示,今年要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果,力争年底前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 家 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国土部已经派出若干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接入及数据整合调研组,实地了解各地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收集典型经验做法及相关建议,确保年底前所有市县接入国 家 级信息平台,80%市县完成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工作。 2014年国土部曾制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四年规划,要在2017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具体安排是,从2014年开始力争1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各级职责整合和基础制度建设;2年左右时间逐步衔接过渡,统一规范实施;3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4年左右时间(2018年)建立有效运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八)地役权; “是否征收房地产税、何时开征、征收多少,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税收法律去规定,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没有直接关联。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意味要开征房地产税,更谈不上老百姓将面临高额税费的问题。”国土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是开征房地产税的前提条件。在分散登记模式下,同样可以开展征收房地产税的改革。只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特别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成并全面运行后,能够为征收房地产税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和基础信息,能够更加有效支撑房地产税收改革工作。 那么,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可以“降房价”吗?专家认为,两者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从全国的情况看,不动产登记已经推进两三年了,但各地房价却有升有降。比如,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已率先接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国家平台,但房价没有因此受影响。 在诸多不动产登记类别中,房产登记最为外界关注,尤其是将其与开征房地产税相关联起来。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房地产税试点不能简单地扩大,我们已经有本土经验了,还需经过立法程序和配套改革。我们进入了改革深水区,就是要抓配套改革。 什么是不动产登记? “全国所有市县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将接入国 家 级信息平台”的消息一出,各种解读也四散开来。有人说,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之后,不管在全国有几套房,都一清二楚了;也有的说,以后谁在炒房都一目了然,可以“关门打狗”降房价。动产统一登记全国联网,真的有那么大威力吗?它跟老百姓手里的房产到底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财税法学会秘书长周序中看来,房地产税立法还有很多疑难问题,包括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之间的关系,农村宅基地是否收取房地产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