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楼盘“首付“一成 “以价换量“成效有限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5-07 12:09
柏木由纪的工口姿势 牛莉老公 宋江的故事 牛莉的老公 leemz2002 凯登克劳斯 黑嘴新浪博客 牛莉个人资料

  万科·橙调低价格、东亚·印象台湖加精装降低售价、首创·新悦都平价跑量……3月的北京楼市,刚需盘的价格回归已非个案,而是渐成趋势。记者调查显示,未来在刚需盘相对集中的区域,低于预期开盘的现象还可能再度发生;在部分区域,更有项目打破营销常规,拟推出“一成首付”来吸引购房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商所承受的销售压力。

  个别楼盘“一成首付”

  记者日前获悉,房山、密云各有一个楼盘有意推出“10%首付”,以求吸引购房人前来置业。但两项目表示,最终方案还未确定,因此尚无确切时间表。

  记者了解到,房山项目策划的方案是,购房人认购后,缴纳10%首付,然后每月再缴纳首付款的20%,直至缴纳完所有首付款。如按总价180万元、首付60万元计算,购房人只需缴纳18万元的首付款,在接下来的5个月内,每月缴纳8.4万元。密云项目的做法是,购房人在支付10%首付后,剩下的首付款只要在半年内缴纳完就行。

  “以前,购房人在支付10%首付后,很多开发商采取先不网签,等购房人把所有首付款缴纳齐后再网签,但我们更青睐为购房人垫付首付款。”房山项目的有关负责人透露说,与以前的10%首付不同的是,由于开发商为购房人垫付剩余的首付款后就进行网签,购房人很难反悔,可以尽快促使项目成交,加快回笼资金。

  “以价换量”成效有限

  无论官方说法是“低于预期”还是“以价换量”,从通州台湖、大兴天宫院、房山长阳等区域近期出现的大量现象来看,都发生了刚需项目实际开盘价比开发商之前的预告价格下调4000—5000元/平方米的事实。

  与以往开发商一打价格牌,市场就立即积极做出反应相比,2014年北京的购房人似乎“矜持”了许多。即使涨幅已放缓,但房子卖得仍不够快。链家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3月商品住宅成交4255套,比去年3月全月下降60.3%。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认为,从近期新入市项目的成交情况看,虽然部分项目去化率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但成交却不及去年火爆,新增期房项目的蓄客量也有所降低。加上自住型商品房的分流作用,已对新房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对房企来说,直接感受就是销售压力也在增大。

  “自住房、信贷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让敏感的房企开始感到压力,从而‘以价换量’,”一家上市房企的销售总监告诉记者,“这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企业预期开始分化

  3月23日,首创新悦都东区开盘,现场再度上演“千人抢房”的景象,700多套房源当日全部售罄。同区域项目智汇雅苑的开盘情况也类似,近500多套房源在很短时间内去化,这两个项目的均价都是21000元/平方米出头。

  “应该说,21000元/平方米出头的预售证取证价格,给今年上半年的房山刚需房源确定了一个价格基准,”一位当地项目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他认为,房山开发商预期的价格是期房23000元/平方米左右、现房24000元—26000元/平方米左右,但购房人对此价格的认同度不高,部分项目蓄客情况不如去年。

  “我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信息是,房山这一阶段的预售价格不能高于21800元/平方米,否则就无法批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企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打算在这个阶段开盘的项目还有很多,如万科新里程、中铁国际花园等。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考虑——希望尽快回笼资金的会认同这个价格;觉得还能坚持的可能会一直捂成现房。但需求总量有限,认可平价的企业可能利润率略低,但去化迅速;而扛着的企业可能会得到较高的价格许可,但也可能‘消化不良’。”

  除了调控因素,自住房成为分化开发商预期的主因之一。购房人金先生告诉记者:“对我这种非优先购房人来说,感觉申请自住房的几率不高,但至少给了我一个期望。尽管目前是优先保证轮候家庭,但我估摸着怎么着一两年也该到普通家庭了。”

  持这种观念的购房人为数不少,而他们选择观望也是影响开发商蓄客的重要动因。

  六环房源供应增多

  链家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本市新房库存量为61005套,比年初增加3380套,新房库存量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告警期,终于回到了6万套以上的相对安全值。

  与库存增加相对应的是,今年一季度纯商品住宅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企业的去库存压力明显增加。这对于购房人来说,意味着市场上可能出现更多的涨幅放缓的房源。

  “预期过高与蓄客不足,意味着未来刚需盘低于预期开盘的现象还可能再度发生。”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告诉记者。

  不过,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平价房源的出现一定程度是由于供应结构变化而造成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纯商品住宅市场中,六环外房源成交占比大幅提高到48.6%;从土地供应看,一季度六环外的供应占比也达到了五成以上。

  张旭认为,随着新增土地供应逐渐外扩,未来新建商品住宅在六环外占比将逐渐加大,并成为刚需房源的主要供应范围。而五环内的新增建设项目,未来走高端化趋势会更为明显。不过,随着多条地铁延长线的开工,向六环外转移的刚需房源从交通上较以往更为便利,对城区外溢的购房人的吸引力也在加大。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