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看来,大规模的房企“破产潮”并未出现,但资金链危机,将会逼迫更多房企在2012年走向破产。去年底,北京市住建委发文表示,有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已被注销,就表明房企已拉开了加速消失的序幕。 卖楼难,今年已注定是一个事实。但记者发现,开发商过冬良策其实不多。采访中,多数开发商坦言,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少房企以缓建或停工、裁员等方式暂时降低成本。 老总论市 绿城“信托门”凸显了开发商的融资困境和资金链危机。求贷无门的房企,大多不得不如绿城,走上通过信托融资的道路。 “2012年走势,关键要把握三大要素:政策、资金、存货。”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看来,持续增加的存货压力或会“狠压”房价。 “从绿城案例里,可以重新感受到房地产开发‘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形容,现在的绿城,已经变成“三个打工”的代表:给政府打工(买地最多最贵)、给银行打工(支付高额利息)、给客户打工(项目基本以贴近成本价在卖)。 A
您现在: 南方网首页>房产> 楼市评论 预警 ———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 销售堪忧 万亿债务泰山压顶 看图点评 中金公司报告显示,2012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将迎来集合类信托偿付高峰,今年预计房地产信托到期规模2234亿元,总还款额约2500亿元。其中三季度“集合类信托”融资将到期约1000亿元,其他季度也在350亿-500亿元。 至于去年年底出现的南京、济南等地开发商走佬事件,更是表明,随着调控不断加码,楼市将不得不面对“不是房企破产,便是老总‘老佬’”的行业乱象。 限购限贷政策不知道延续至何时,老百姓购房预期不知道降低到什么程度,因为有太多不确定性,开发商账面上无论有多少现金,心里都没有数。
债务货量齐齐压 开发商能扛下去吗 广发证券1月对23家重点覆盖的A股上市房企进行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万科、保利等国内龙头房企2011年整体销售不错,但依然有85%左右的被调查房企去年销售任务没有完成。 合富置业市场分析师龙斌认为,从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看,2011年房企自筹资金大幅度增长28%,在资金来源中占比超过四成。贷款和按揭可视为直接来自银行的资金,两项合计占比四分之一略强,而过往至少要占三成以上,“这说明银行对房地产金融限制明显,房企借银行的钱很难,特别是中小房企”。 |